6月17日,埃及前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Mohamed Morsi)在出席庭審時暴斃身亡,享年67歲。縱觀埃及歷史,穆爾西是唯一一位穆兄會出身的埃及總統,其因阿拉伯之春而登上權力頂峰,卻在撐了一年後就被軍方政變下臺。回首穆爾西的政治生涯,一路走來的起伏跌宕,恰如埃及穆兄會的崛起受挫,都是伊斯蘭復興運動的縮影。
伊斯蘭復興運動的歷史根源
論及伊斯蘭復興運動,人們總先想到原教旨主義思潮,並認為這是對西方現代性、世俗生活的反動。然而由伊斯蘭自身的發展脈絡觀之,所謂再伊斯蘭化的現象其實屢見不鮮,且歷史悠久,絕非當代才有的現象。
伊斯蘭與世俗生活的張力,早在半島時代便開始了。阿拉伯人在哈里發的統禦下征服了亞美尼亞、波斯、埃及等地,而在這段擴張過程中,無法百分之百依據伊斯蘭法實行統治的焦慮便已反復萌生,從而引發了帝國內部各種派系鬥爭。
阿拉伯歷史哲學家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認為,這種焦慮源于中東社會天生就有的矛盾對抗性,即城市的閒散步調與沙漠的嚴峻生活間存在巨大差異,進而導致兩群居民互相鄙視,定居者覺得遊牧民都是野蠻人,遊牧民則認為定居者喪失了民族精神。而這種心理在半島伊斯蘭化後,便換上了宗教外衣,厭惡的理由也各自成了:
"你們背離先知的教誨,真是群墮落的叛教者!"
"天哪!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人這麼食古不化?"
以上的對話攻防,歸根究柢,還是沙漠情結的變體。
而在這種情緒的往復迴圈下,催生了所謂"tajdid(تجديد,意為更新、創新、復興)"概念,即某些穆斯林相信,在伊斯蘭曆法的每世紀之交,都會出現一位復興者(mujaddid,مجدد),其秉承天命,將驅逐教中異端,以恢復信仰的純淨度。
然而究竟誰是復興者,穆斯林間雖有共識名單,卻又存在派系之分,什葉派與遜尼派的復興者名單便不全然相同,南亞與阿拉伯世界的差距又更大。且復興者名單中雖有著名的伊斯蘭法學家,例如安薩里(Al-Ghazali)等,卻也不乏王朝的統治者,例如倭馬亞王朝第八代哈里發歐麥爾二世,更有不被主流伊斯蘭教派接受的宗教領袖米爾扎·古拉姆·艾哈邁德,其不只自稱爾薩(耶穌的阿拉伯語)轉世,更自封是穆罕默德後的新先知,也是什葉派傳說的救世主馬赫迪,從而導致其創立的阿赫邁底亞派受到主流的嚴重迫害與鄙視。
然而過往受限於地理與通訊條件,歷史上即便有過多場伊斯蘭復興運動,其規模、影響力卻遠不如近代這幾波來得深遠、全面。19世紀後,阿富汗尼、穆罕默德·阿布杜等人的思想跳出了學院藩籬,並與反殖、現代性、民族主義等議題結合,成了知名的泛伊斯蘭主義、伊斯蘭現代主義,幾乎擴散至整個伊斯蘭世界,更催生了後來的穆兄會等諸多組織,將伊斯蘭復興運動推往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