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鴻基專文:終點,還是起點——以海岸線為證

2019-06-30 06:20

? 人氣

作者說,除了玩樂,除了觀賞風景,除了迎接每年第一道曙光,走一段海岸遇見、看見的海岸風情、人物、產業及活動,都有可能提供我們從滿足腸胃,甚至改變生命的各種豐沛能量。(資料照,取自廖鴻基臉書)

作者說,除了玩樂,除了觀賞風景,除了迎接每年第一道曙光,走一段海岸遇見、看見的海岸風情、人物、產業及活動,都有可能提供我們從滿足腸胃,甚至改變生命的各種豐沛能量。(資料照,取自廖鴻基臉書)

各島嶼或島礁,無論面積大小,無論岩岸或沙岸,都是以一道曲折、窄狹且環抱陸域的環狀海岸線,面對大海。海岸線雖是陸域的終點,但是換個角度看,海岸線也是開闊海域的起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道窄隘且呈現帶狀的獨特空間,無論是沙、是岩,都不如陸地堅固,也不像海水軟塌。它隨潮汐、海況、季節等因素漲縮、進退,時寬時窄。無論以面積算,以物產計,都算不進整體島國比例上之分寸。但海岸線這道空間,卻是島國重要的海權根據線。

海岸線不是島國邊界,由海岸線往外推12浬(1浬=1.852公里)為「領海」,推24浬為「鄰接海域」,推200浬為專屬經濟海域。臺灣的海權範圍,就是以我們外圍的海岸線為根據。所以,我們群島外圍的每一座島嶼或島礁,所撐起的海岸線都是我們領土與海權的尖點根據。這些點、這些線,往外或可延伸出的200浬面積,就是群島國的「藍色國土」。海島社會若是習慣背對著海,海岸線就成為島嶼的終點和疆界;若是轉過身面對海,海岸線將轉而為島國社會向海延伸及發展的起點。背對寬廣或面對寬廣,發展格局終究不同。這道似乎微不足道的海岸線,但海島對海岸線的空間觀點,一念之間,結果將差異懸殊。

若選擇為終點的話,海洋就是島國的天險阻隔,這樣的臺灣面積=陸域面積,≒36,000平方公里;若看待海岸線是起點,島國面積=陸地面積+海域面積,≒36,000+180,000 =216000平方公里,將近陸地的6倍。

島國似乎沒甚麼道理緊守住窄狹的陸地,而放棄寬廣開闊的大海。島國若願意轉過頭看重海洋,海洋將成為島國連接到全世界的通道。何況海權範圍海域所蘊藏的各種資源,均遠遠超過島嶼陸域。

邊陲或門面?關係著我們是自以為是的「島國心態」,還是泱泱大度的「海洋國家」。一直以來,臺灣社會幾乎沒有形成海權觀點,也許跟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將海岸線當成終點、邊陲、角落等思維有關。從來沒有任何一座島嶼可以將海岸線完全給封閉住,多少生物經由海流、波浪,經過海岸線而登上這座海島。無論先來後到,都將成為眼前這座島上的一份子。我們的祖先,無論是哪個族群,都是搭著船,先後渡海,踏上海岸線,而後得以定居在這裡。也曾經不少盜匪或外族從海岸入侵,他們也曾局部或全部,或長或短,佔領過這個島嶼。入侵、佔領,固然帶來衝突、爭戰與傷損,一但拉開時間的維度,這也確實為島國帶來不同文化的刺激與活力,而我們的海岸則是默默見證了這些過往。

臺灣無論是人文史或生態史,幾乎都是在海岸的頻繁穿梭間構築起來。多少蓬萊舊事在這道環狀、帶狀的海岸線空間上演,潮汐往返,時光壬冉,面對朝陽或晚霞,如一波波拍岸濤浪,湧自天邊,紛紛撲上我們的門面海岸,累積譜寫出今日島嶼的樣態與內涵。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