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工研院與資策會,合併未必、改革整頓必要

2016-07-18 09:10

? 人氣

工研院曾是台灣產業與經濟的推手,但未來改革卻有必要。(工研院)

工研院曾是台灣產業與經濟的推手,但未來改革卻有必要。(工研院)

新政府上任前,就傳出經濟部長李世光要把工研院、資策會合併,不過李世光否認,強調此傳言為「無稽之談」;但之後的安排則是工研院院長劉仲明暫代資策會執行長位置,合併之說又似乎「有影」。坦白說,兩單位合併與否或許可再討論,但大力整頓卻絕對有必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成立超過半世紀的工研院,曾衍生了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半導體大廠,那些台灣科技產業的開創者─從張忠謀、曹興誠、宣明智、胡定華、楊丁元、章青駒、蔡明介等業界「大咖」,都是出身工研院、或是曾是工研院的大小主管。半世紀以來,工研院號稱培育超過140位的產業CEO,新創及育成240家公司,堪稱台灣產業進步、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與搖籃,其貢獻與重要性不言可喻,對岸甚至也在各地方仿效成立類似工研院的機構,以推動其產業與經濟。

而有別於純研究機構,工研院是應用研究單位,其最大的價值不在象牙塔中的研究成果,而在研發技術能能移轉到企業與產業,讓一個技術開花結果衍生出一家企業─甚至一個產業。也因此其成立宗旨就是「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

不過,過去的成功方程式未必是現在的成功方程式,更不會是未來成功的保證。40年前,民間企業力量微弱,以資通訊起家的工研院可以扮演母雞帶小雞的角色,但現在相較於台積電、聯電、聯發科、友達等大型企業,工研院就顯得資源不足又分散,「母雞」角色已難扮演好。

再者,更可慮的是工研院從當初本質上應是創業育成的角色,變成穩定安逸的公務機關;原本該是帶著研發技術出來創業、開拓新局、航向未來的研發人員,變成象牙塔中的純學術研究,甚至變成公務員式的工作,則工研院的初衷與成立目的盡失矣。雖然近幾年工研院仍有育成新創企業,但件數少而規模小。

以這次傳出新部長有意把工研院「拆遷」,引發內部反彈與造成人心惶惶而言,工研院各所與各地的產業聚落、大學資源作更深度與密切的結合,明顯是有利於落實工研院技術提升並落實到產業的成立宗旨;雖然也有人認為以台灣之小、交通之便利,未必要「拆遷」,但至少這是一個可思考的方向,也是可討論的議題。但工研院內部的反彈倒比較像個傳統的官僚機構,非常的「安土重遷」,而不是一個不畏變動、積極進取的創業機構。以此官僚機構心態,要再寄望工研院再如30年前一樣,為台灣一整個世代的新產業播種、育成,難。

至於資策會情況亦類似,縱然過去對台灣資訊產業有貢獻,但近20年則幾乎功能盡失,儼然成為一個以半官方身份壟斷接案、偶爾發表一些調查報告的單位而已,坦白說,實在看不出這樣一個單位能為台灣的資訊產業找出啥出路。曾任資策會董事的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就曾痛批資策會功能不彰,甚至建議乾脆「現在就解散」。顯然資策會的定位、運作方式都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

微軟併購諾基亞手機部門時,曾被矽谷科技界取笑說:「兩隻火雞合體不會變成雄鷹」(Two Turkeys Don’t Make An Eagle)。事實上亦復如此,微軟最後認命的把併購諾基亞這筆帳作資產減記76億美元;微軟與諾基亞後來各自再站起來靠的是自己的改革、策略調整與實力。

工研院與資策會的情況亦可作如是觀;這兩個過去輝煌、曾經重要、但現在功能轉弱、效益下降的機構,如果以為只是把他們合併就能解決問題,顯然是太天真了;推動改革、重新定位才是正道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