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文蔚觀點:改革正義幻滅,誰能給青年走向遠方的創新力?

2019-03-29 07:10

? 人氣

「不顧勞工,果然敗選!反勞基法修惡一周年」,青年重返民進黨中央黨部前爭勞權。(蔡親傑攝)

「不顧勞工,果然敗選!反勞基法修惡一周年」,青年重返民進黨中央黨部前爭勞權。(蔡親傑攝)

青年節將至,那是緬懷一個黑暗時代,一群熱血青年,以革命、行動與實踐的力量,把看似遙不可及的民主理念,拉近到現實。時至今日,臺灣的青年面對沈悶與徬徨的困境,為什麼?或許先從一些新聞事件窺探一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去年年中,社民黨以一封公開信,敬告蔡英文政府,年輕朋友為了捍衛自己的勞動權益,接連走上街頭;原住民朋友為了傳統領域政策的搖擺,在凱道上長年抗爭;十八歲的青年必須負起完全刑事責任,卻沒有完整的公民權。民進黨執政後,種種讓青年失望的政策,讓年輕世代陷入了懷疑正義的窘境中。

去年八月,民進黨政府敲定,調升基本工資,由22,000元,漲至23,100元,增幅為5%。基本時薪,自140元調升為150元,增幅7.14%。政府驕傲地宣稱執政2年來,基本工資增幅,已經追平馬英九政府8年增幅。其餘照顧青年的政策數據中,諸如大量興建「社會住宅」、增設公立及非營利幼稚園1,200班等等,都有極漂亮的數據,但青年絲毫無感。最新的「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公布,台灣在200個國家的出生率排名墊底,平均每位婦女生下1.218個孩子。顯而易見,各項勞動、租稅與托育政策的改革並沒有打動選民,依舊讓年輕世代陷入不敢成家育兒的憂心中。

日前,民進黨青年世代的民意代表組成了「青年民主回防陣線」,向黨中央提出質問,開篇就呼應了青年對改革正義的幻滅,直言:「民主轉型的解放政治議程設定,已逐漸失去號召力,人民更在意的是經濟與民生議題。」但是綜觀全文,依舊採取鎖國的態度,將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以及兩岸農作物貿易,視為「中國統戰工具」,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摒除在外,讓年輕世代陷入了經貿險阻的困境中。

20181229-新世代議員吳沛憶(左至右)、黃守達、張志豪、張之豪、戴瑋姍29日出席「世代對話,談改革」座談。(顏麟宇攝)
民進黨新世代議員吳沛憶(左至右)、黃守達、張志豪、張之豪、戴瑋姍29日出席「世代對話,談改革」座談。(顏麟宇攝)

以教育環境而言,台灣目前高教環境面對少子化的衝擊,不少大學都因為生員不足,紛紛面對減班甚至裁校的命運,雪上加霜的是,學測頂級的學生紛紛跑到香港、新加坡或中國大陸唸大學。因應困局,政府既沒有積極開放外國名校來台設置分校或研究單位,廣招歐美學生來台,又消極抵制中國大陸學生來台修讀學位或交流。青年在就學的環境中,感受到的學院環境是教師人力凍結,國際交流不足,乃至學校風雨飄搖,又怎能贏在起跑點上?

 以勞動環境而言,台灣長期低薪,受磁吸效益影響,2018年底主計總處公告106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高達73.6萬人,年增1.1%,不僅人數創歷史新高,未滿30歲的年輕人比例有上升趨勢。顯然台灣如果沒有更積極的產業轉型,或是在地方社區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大量移往外工作的趨勢,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宿命。在政府積極抵制兩岸經濟交流的政策下,赴大陸工作人數卻達40.5萬人,比例達五成五,位居第一名,其餘分別是往東南亞地區與美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