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貿易戰再起!關稅談判7月9日大限將至,美國總統揚言「部分國家稅率衝上70%」

2025-07-05 11:30
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發表談話。(美聯社)
目錄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日又對全球貿易投下震撼彈,他宣布最快將於5日開始通知貿易夥伴國新一輪的關稅措施,稅率最高可能達到驚人的70%,並預計於8月1日生效。此舉不僅為全球貿易局勢增添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也讓與美國仍在談判的國家,如歐盟、南韓、印尼等,面臨空前壓力。

就在美國慶祝獨立日的同時,川普在馬里蘭州的安德魯斯聯合基地(Joint Base Andrews)對媒體表示,他的政府將會發出「大約10到12封」通知信函,而其他國家的通知也將在未來幾天內陸續寄出。他強調,所有相關國家必須在7月9日的最終期限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否則將面臨高額的懲罰性關稅。川普語氣強硬地表示:「到了9號,他們將會被完全覆蓋。」他進一步說明,關稅稅率將依各國情況而定,「稅率範圍可能從60%或70%,到10%和20%不等。」這番言論無疑是向仍在談判桌上的貿易夥伴發出最後通牒。

「解放日」關稅的升級版?川普偏好簡單直接的交易

這次的關稅威脅,被視為川普在今年4月初提出的「解放日」(Liberation Day)關稅政策的延伸與升級。當時,他提出對大多數經濟體課徵10%的基準關稅,最高可達50%。如今,最高稅率被拉高至70%,顯示川普政府的立場更加強硬。

根據彭博新聞(Bloomberg)報導,川普此舉符合他一貫「極限施壓」的談判風格,意圖藉此打破僵局。川普3日被問及是否有更多協議即將達成時,他坦率回應「我們確實有幾個協議正在進行,但你知道嗎?我的傾向是直接發信,告訴他們要付多少關稅」。川普還說:「這樣簡單多了,我寧願做一個可以維持和控制的簡單交易。」

這番發言突顯了川普對複雜、曠日廢時的貿易談判感到不耐,寧願採取單方面施加關稅的直接手段。然而一個老問題是,關稅的成本最終由誰承擔?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關稅主要由進口商支付,但最終往往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或者吃掉企業的利潤,對美國自身的通膨和經濟成長也構成風險。

全球市場聞訊下挫 聯準會降息添變數

川普的言論一出,立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亞洲和歐洲股市應聲下跌,美元也走弱。由於7月4日是美國獨立日假期,美國股市和債券市場休市,暫時躲過一劫,但市場普遍預期下週開盤後將面臨沉重賣壓。值得注意的是,關稅引發的通膨壓力,也讓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儘管川普頻頻施壓要求降息,但聯準會今年以來一直維持利率不變,部分原因就是為了評估關稅對物價的長期影響。如果新一輪高關稅導致通膨惡化,聯準會降息的空間將會更加受限。

根據彭博經濟(Bloomberg Economics)估算,若所有川普威脅的「互惠關稅」在7月9日全面實施,美國的平均進口關稅將從他2017年上任前的近3%,飆升至約20%,這將對全球供應鏈和美國經濟帶來嚴峻的挑戰與風險。

各國反應與談判進度

目前,川普政府已宣布與英國越南達成協議。其中,與越南的協議最受矚目。根據協議,美國將對越南輸美商品課徵20%的關稅,而對於經由越南轉口以規避關稅的中國商品,則課徵高達40%的懲罰性關稅。儘管稅率低於最初威脅的46%,但仍高於10%的基準線。然而在川普單方面宣布後,越南官方卻表示談判仍在進行中,顯示雙方在細節上可能尚未達成共識。

另一方面,與美國仍在進行艱困談判的國家,正進入最關鍵的階段。

南韓: 路透(Reuters)**報導,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安德根(Ahn Duk-geun)表示,將尋求美國延後實施關稅的最後期限,並強調雙方在許多領域上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南韓正努力避免其汽車和半導體等主要出口產品遭到高關稅的衝擊。

歐盟: 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同樣陷入僵局,尤其在汽車關稅問題上分歧嚴重。歐盟官員希望能透過提供其他領域的關稅減免,來換取美國不對其汽車產業加徵關稅,但目前看來前景並不樂觀。 (相關報導: 川普真正的對手現身?!馬斯克宣布籌組「美國黨」,第一步:瞄準國會席次,挑戰共和、民主兩黨壟斷 更多文章

印尼: 印尼貿易部長Zulkifli Hasan則相對樂觀,他向《雅加達郵報》(The Jakarta Post)透露,印尼有信心能與美國達成一項「大膽的」貿易協議,避免被課徵懲罰性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