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VO EX30 Ultra試駕:右腦及左腦相互激盪的北歐設計美學

2025-03-25 11:46

? 人氣

VOLVO EX30 Ultra試駕:右腦及左腦相互激盪的北歐設計美學

VOLVO EX30 Ultra試駕:右腦及左腦相互激盪的北歐設計美學

“The details are not the details. They make the design. “

「細節不單只是細節,它們成就了設計。」

—查爾斯‧伊默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們常聽到:「左腦掌管邏輯思維,右腦專司感性認知」,看似互不相及的分門別類,若哪天兩者可巧妙地尋求一平衡,會呈現哪一幅光景?或許你會對我接下來的發言有些不以為意,但我還是要很認真地告訴你,這樣的和諧美學,有時候只需要一台VOLVO EX30就可以概括詮釋,而且一定要是Ultra頂規車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因為VOLVO EX30 Ultra不僅在設計上,忠實呈現了1928年由現代主義建築大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所提出的「Less is More」美學概念;同時作為一台叩關純電CUV級距的最新作品,EX30 Ultra更在實質動能、主被動安全防護、科技配備等層次,都完美展現出足以「安撫」個人左腦理性思維的高分表現。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世上就是有一台車,會讓你忍不住於裡於外,都忍不住駐足品味再三。如果大和廣島MAZDA是其一,那在我心目中,北歐瑞典VOLVO就是唯二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感性與理性,並非衝突

「小而美」這檔事,說來簡單,但做起來就是有種難度,何況是在感性與理性勢必有所廝殺的現代汽車產業。VOLVO EX30身型不算修長,先天不過也才4,233mm的車長,都讓設計團隊得在範圍有限的素材中,費心琢磨可供下筆的位置。然則VOLVO仍費盡心思透過四輪位置的調整,為EX30挪移出堪稱夠用的2,650mm軸距,讓車內橫向空間多了幾分餘裕,再加上1,555mm的車高也算從容有餘。要論理性面的乘坐空間,VOLVO也有其解套的一個手法。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但若是四人以上的家庭,誠心建議還是再捏點預算,往上找更大的車型會比較合適,畢竟略顯侷促的前後行李廂容積,無形間也驗證了這台車一些不合時宜的事實。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回到「美」這個環節,要請諸位先放下過往對VOLVO家族的既定成見,在EX30身上,品牌端不敢說「嘩眾取寵」,但總有幾分實驗性的創新嘗試,藉此展現出其對於「北歐美學」的全新勾勒。即便面對「科技感」這尊大旗,VOLVO仍透過簡化、不拖泥帶水的設計線條,展現出有別於眾的視覺感受。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花個幾分鐘好好繞著EX30走上一圈,不管是帶有平面化廠徽的封閉式盾型水箱護罩、雷神之槌頭燈(內建數位化日行燈及動態迎賓功能)、3D立體造型車門下護板、點到為止的多層次黑色防刮塑料、分離式L型直立式尾燈、19吋雙色鋁合金輪圈(245/45 R19)等各項部件,都在VOLVO巧手施為下,被安置在合宜的位置。少了過度堆疊的視覺負累,EX30確實在「極簡化」此一前提下,再度完美詮釋出品牌對於「科技感」以及「現代感」的新一次成功嘗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