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北屯區16日晚間發生3歲男童溺水不治的悲劇,然而事件後續卻引發更大爭議。男童父親對當時參與急救的一名金髮男子「Yuki」提出質疑,認為對方並未擁有正式急救資格,施作CPR(心肺復甦術)可能存在不當操作,甚至可能影響兒子搶救結果。
消防局對此回應,確認該名男子並非消防局義消,而是透過急救資訊平台「聽見 AED」接收通報後趕到現場協助。不過,「聽見 AED」平台事後發出聲明,指出Yuki的EMT(緊急救護技術員)證照審查未通過,目前僅為一般會員,並已暫停其帳號。
急救過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家屬為何質疑 CPR 操作?
事發當晚,3歲男童在浴室獨自泡澡,期間父親未能即時察覺異狀,當發現孩子已經失去意識時,立即報警求援。根據消防局說法,當救護人員抵達現場時,發現一名金髮男子Yuki已經開始對男童施作CPR。
然而,男童的父親卻質疑該名男子的急救動作,擔心不當的壓胸位置或錯誤按壓手法,可能影響兒子的生還機會。
對此,台中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劉忠和科長回應,經檢視當時急救影像,男童身上已貼有 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貼片,Yuki按壓位置位於胸骨下半段,符合急救標準操作,沒有明顯錯誤。消防局也強調,男童送醫後曾短暫恢復呼吸心跳,顯示急救過程有其正面作用。
金髮男子Yuki究竟是誰?
Yuki 究竟是否具備急救資格?這成為事件中的關鍵疑點。事後,民眾發現Yuki自稱EMT,但身份卻遭到「聽見 AED」平台否認。
該平台由台灣愛陌生安全推廣協會經營,負責媒合緊急救護志願者,在社會發生心跳驟停等緊急情況時,透過手機APP 迅速推播附近志願者趕赴現場施救。
然而,「聽見 AED」事後發聲明表示,Yuki的EMT證照未通過審核,帳號已被停權,聲明內容包括:
1.Yuki曾於3月16日上傳EMT證照,但隨即刪除,未進入正式審核階段。
2.3月17日晚間,收到舉報後,平台立即停用其帳號,進入後續調查。
3.3月18日上午11時,他再次上傳證照,經查證後發現無法對應至有效發證單位,審核不通過,因此Yuki在平台上僅屬「一般會員」身分。
4.平台強調,「聽見 AED」並不授權或核發急救資格,僅是提供資訊媒合,讓具備合格急救技能的人能在黃金時間內協助救援。
這份聲明等於正式確認Yuki未經官方EMT認證,僅是一般會員,並未被授權執行專業急救。
「假義消」問題引關注,未來誰來管?
此事爆發後,引發大量討論。網友擔憂,如果任何人都可以透過APP參與急救,而無需經過嚴格審核,是否可能對患者造成傷害?
有專業EMT直言:「心肺復甦術如果做錯,確實可能導致內臟損傷或肋骨骨折,甚至影響復甦機會,這不是隨便學幾次就能完全掌握的技能。」
但也有急救專家持不同看法:「即便是一般民眾,在關鍵時刻嘗試施救,仍然比完全不作為來得更有機會挽救生命。」
針對此問題,消防局強調,民間救護平台的資訊應該更透明,且應加強對志願者資格的審核機制,避免未受專業訓練者貿然參與急救,影響患者的救援品質。
這起案件還有法律責任嗎?
目前,台中警方已針對此案展開調查,男童父親因為讓3歲孩子獨自泡澡超過10分鐘,可能涉及過失致死罪與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已經被檢警約談。
警方指出,父母若疏忽照顧,導致兒童發生嚴重意外,可能面臨法律責任,目前檢方將進一步釐清事發細節,針對家長責任做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