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性騷黑數多!57.1%女醫曾遭騷擾「申訴率超低」 專家曝內幕:只能默默忍受?

2025-03-13 14:44

? 人氣

近日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57.1%的年輕女醫師曾遇過權勢性騷擾。(示意圖/Photo AC)

近日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57.1%的年輕女醫師曾遇過權勢性騷擾。(示意圖/Photo AC)

近年醫療體系內的性騷擾問題屢遭關注,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公布調查報告顯示,高達57.1%的年輕女醫師曾遭遇來自上級或指導者的權勢性騷擾,比例遠高於男性,且女性受害者申訴比例極低,反映出醫療職場存在嚴重的權力濫用與制度缺陷。對此,學者與立委紛紛呼籲改革,要求建立更友善的申訴機制,以保護受害者權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女醫師遭權勢性騷比例高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此份調查報告歷時1年、針對醫師與醫學生進行調查,共蒐集487份有效問卷,受訪者平均年齡32歲,其中女性占61.4%。調查結果顯示,12.2%異性戀男性曾遭遇性騷擾,但女醫師則有57.1%曾遭「權勢性騷擾」,比例遠高於男性且申訴比例卻極低,女性受害者中僅5.7%提出申訴。

其中不申訴的主要原因包括:「沒時間或心力處理」(超過60%)、認為「情況未達需尋求協助的程度」、「申訴無濟於事」及「缺乏足夠證據」。

此外,醫療職場中性別歧視問題仍然嚴重,57.4%的女性醫師曾在面試時被問及婚育規劃,相較之下,男性僅有25%遭遇類似情形,顯示性別不平等仍根深蒂固。

職場結構與權勢關係恐影響申訴意願

對此,台大醫學系教授黃韻如指出,醫療體系內權力階層分明,尤其是年輕住院醫師仍需接受專科訓練,經常被稱為「學生」,而教授或資深醫師則掌控其專業發展與考核資格,導致許多受害者不敢申訴,擔心影響職涯發展。

黃韻如表示,許多受害者認為現行申訴制度不友善,因此應建立「申訴前的緩衝機制」,讓醫師能在正式檢舉前獲得諮詢與支持,以降低受害者的心理壓力。

護理產業工會創辦人梁秀眉也回應,臨床醫療工作繁重,許多醫護人員「連休息時間都沒有,更別說花時間申訴」,加上開刀房內「開黃腔」的文化也普遍存在,護理人員即使聽見不當言語,也常選擇默默忍受。

立委擬推修法,強化醫療職場性平機制

針對醫療職場性騷擾問題,立法委員林月琴表示,雖然2023年性平三法已上路,但醫療機構仍然過於保守,性騷擾事件頻傳。她承諾將於本會期推動《性別平等法》修法,要求醫院內部調查性騷擾案件時,受調查人應先行調職,並納入外部受過性平訓練的專家,確保調查公平透明。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也建議,政府應將醫院性騷擾案件的處理成效納入評鑑指標,並強制醫院建立更完善的申訴機制,以鼓勵受害者勇敢發聲,杜絕醫療場域中的性騷擾文化。

同時,勞動部強調,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雇主在調查期間可暫時停止或調整加害人的職務,以免影響調查,且一旦調查屬實,行為人最高可被解僱,若加害者是機構最高負責人或雇用人,最重可處100萬元罰款。

此外,根據最新修法,勞工若不服醫院內部調查結果,或雇主未妥善處理申訴,可向地方主管機關提出外部申訴,以確保案件獲得公平處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