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灣春節都在拉肚子!醫提醒「1類食物先別吃」恐致大規模群聚感染

2025-02-12 14:23

? 人氣

預防諾羅病毒,應避免生飲生食,食物徹毒煮熟。(疾管署提供)

預防諾羅病毒,應避免生飲生食,食物徹毒煮熟。(疾管署提供)

國內諾羅病毒疫情升溫,春節期間腹瀉就診人數創下近5年新高,對此,醫師提醒,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潛伏期長達10-50小時,並具備4種典型症狀,包括水瀉、低度發燒等,而值得注意的是,酒精性乾洗手也對其無效。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諾羅病毒恐引爆群聚感染

新型GII.17病毒株捲土重來,根據疾管署監測顯示,群聚感染多發生於餐廳、長照機構、家庭聚會,以及食用未經充分加熱的海鮮後染疫,因此,民眾近期應避免生食海鮮與貝類,以降低感染風險

小心諾羅趴趴走!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11日在臉書發文分析,由於該病毒已消失8年且出現基因重組變異,多數民眾缺乏抗體免疫力,恐導致大規模群聚感染,其中,諾羅病毒的典型症狀包括:

  • 水瀉(每天4-8次水樣便)
  • 噴射狀嘔吐(兒童較為明顯)
  • 低度發燒(體溫約37.5至38.5 度)
  • 腹痛、肌肉痠痛

黃軒提醒,5歲以下兒童可能因持續嘔吐導致代謝性酸中毒,而老年人則因脫水風險較高,需密切監測尿量與電解質狀況,以防病情惡化,這2類族群皆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

醫師提醒!預防諾羅病毒應掌握3大關鍵

黃軒強調,預防感染應從個人衛生、飲食安全與環境消毒3方面著手。

1. 個人衛生

  • 飯前、如廁後務必使用「抗菌肥皂」搓洗20秒,特別注意指縫與指甲縫隙
  • 酒精性乾洗手對諾羅病毒無效,應使用含次氯酸鈉(漂白水)的環境消毒劑

2. 飲食安全

  • 貝類水產需加熱至85°C以上至少90秒
  • 生熟食砧板、刀具應分開使用
  • 感染期間禁止為他人備餐,即使症狀消失後,仍應至少再等待48小時

3. 環境消毒

  • 處理嘔吐物時,應配戴手套及口罩,並以5000ppm漂白水覆蓋30分鐘後再進行清理
  • 門把、電梯按鈕等高頻接觸區域,應每日以1000ppm漂白水擦拭

黃軒指出,因為諾羅病毒屬於RNA病毒,抗生素無效,治療以補充水分與電解質為主,並呼籲,若患者出現持續嘔吐超過12小時、血便或意識模糊等危險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延伸閱讀:

大S流感驟逝「為何那麼嚴重」?這波疫情已107人死亡 醫呼籲多做1事比戴口罩有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