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遭譏是菲利浦代工廠,如今卻成半導體產業領頭羊...揭台積電讓台灣傲視全球的秘密

2020-06-16 21:04

? 人氣

1987年,在加州理工火箭噴射推進實檢室做研究員的張肇壯,在翻閱台積電投資文件時發現,台積電2億多美元的啟動資金,除了48.3%都是由政府出資,其餘27.5%是由荷蘭飛利浦承擔,24.2%由台灣企業分擔。有趣的是,投資的台灣企業無一家跟半導體產業相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雖然很反常,但不是不能理解。文件寫著工廠要掌握幾個製程,生產不同種類的電路產品,包括存儲、邏輯芯片以及一些ASIC專用芯片。 但對於採用何種技術與何種半導體去生產則解釋地非常模糊,而以當時台灣的科技人才以及產業規模, 是很難辦好的。所以台灣相關企業不會相信台積電。」 他簡單總結了原因。

看來,每一個寶藏產業「不被看好」的歷史總是相似的。

幾年發展之後,1990年時的台積電終於不用再租借工業研究所的廠房,有了第一個全資工廠;1993年又建起了台灣第一個8英寸芯片廠。為了籌集更多的錢擴建工廠,台積電在1994年申請了IPO。

這樣的故事開頭讓台積電以後的發展愈加具有戲劇性——如今,它不僅成為最受東西方資本追捧的半導體大佬之一,也開始左右全球半導體行業的走向。

02(圖/虎嗅宇多田)
(圖/虎嗅網提供)

現在的台積電,具備了1年內為499個客戶生產10761種產品的能力,芯片年產量超過1200萬塊。這些芯片,都需要用到台積電多達272種不同的製造技術和復雜的產線管理流程。其市值,也從1997年的149億美金一路躍升至現在的2828億

舉個例子,手機裡與通信網絡密切相關的射頻(RF)模塊,背後就藏著一個市值高達197億美元的美國射頻巨頭Skyworks。而他們的射頻芯片,就需要交給台積電,因為後者擁有先進的射頻製造工藝。

2019年,台積電連續第4年成為台灣的專利大王。除了有1333種發明專利被申請,申請專利的員工人數也首次了突破1000人。

所以它被稱為世界上「最能給技術和人才買保險的公司」一點都不為過。

在競爭慘烈的半導體產業,台積電的成長是一個讓世人矚目的奇蹟。而晶圓代工這種「開天闢地」的模式,也向所有半導體新興企業證明——以弱勝強更是可以做到的。

技術決定著台積電的上升曲線

為德州儀器效力了30年的張忠謀明白,「用技術可以幹掉大公司」是被自己老東家驗證過的真命題。

1954年的德州儀器還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公司。但就在這一年,被德州儀器從貝爾實驗室挖走的半導體專家戈登·蒂爾在一個枯燥的學術會議上,面無表情地向外界宣布,「德儀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塊商用矽晶體管」這個消息,立馬驚醒了台下一眾昏昏欲睡的觀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