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以前結婚都穿什麼?回顧千年禮服樣式,這時代看也好美

2016-08-06 08:00

? 人氣

水上婚禮,為紀念著名詩人、文學家徐遲誕辰一百周年而舉行。浙江湖州南潯區 (圖/朱忠權 CTPphoto)

水上婚禮,為紀念著名詩人、文學家徐遲誕辰一百周年而舉行。浙江湖州南潯區 (圖/朱忠權 CTPphoto)

回首過去歷代的漢族服制規定,大眾將過去的流行服飾保留下來,作為此時的正裝,而到了下個時代,又可能會淘選出某些「經典」成為時尚,在我們這個時代,到底要選擇怎樣的服飾作為禮服才好呢?

前兩天,我和同事去觀賞學校民樂團的期中展演(「民樂團」是大陸的叫法,在台灣的大學裡,通常稱為「國樂團」)。因為團體的特質,當天學生都身著中式服裝──男生都穿民初風黑色學生服,演奏樂器的女生穿紅色斜襟上衣搭配黑長裙,其他女孩則是短旗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代的中式女裝,不管是哪種款式都十分貼合身材,勾勒胸型、收緊腰身、肩袖緊束,衣服成了一層華麗的外皮,纏裹在女人身軀上。裙裝倒也罷了,旗袍還會展露出臀部的曲線,對身材沒點自信的女人輕易不敢嘗試。看著學生們實在有點太短的旗袍,側邊還又加上高開衩,縱然青春無敵,但未免過於火辣,我和同事默默對視,不知該說啥才好。

表演結束後,我們兩人看著場上各色服裝(愛好傳統的同學們穿著唐代、宋代、明代風格的服飾來給朋友捧場,這也是很合理的),同事突然有感而發:「在我們這個時代,像這樣的場合,到底要選擇怎樣的服飾作為禮服才好呢?」

民國禮服,藍斜襟配黑長裙最正式

這確實是個有趣的問題。事實上當天我也穿了一件民國初年款式的倒大袖上衣,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我通常都會穿這種大襟短上衣搭配黑長裙,因為那是法定的女子禮服款式──曾經是。

在民國18年公布的《服制條例》裡,女子禮服是藍色長旗袍(但是底下搭長褲)或藍色斜襟上衣配黑長裙,男子禮服則是袍褂。常有人對於祭孔典禮時官員身穿「滿族的長袍馬褂」表示不解,其實那跟民族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因為那是「法定禮服」,在重大典禮時穿著自是理所當然。只不過《服制條例》已於民國92年廢止,因此現在我國並沒有公定的國民禮服。馬總統今年遙祭黃帝陵時身穿西裝,採用國際通用的男子正裝,也說得上合情合理。

曾經是女子法定禮服的大襟短衫(圖/旅讀中國提供)
曾經是女子法定禮服的大襟短衫(圖/旅讀中國提供)
搭配黑長裙(圖/旅讀中國提供)
搭配黑長裙(圖/旅讀中國提供)

其實在《服制條例》之前,還有更早一版的服制──在民國元年公布的服制中,男子禮服其實是西式禮服,「長袍馬褂」在那時屬於常服(次級禮服)。女子禮服則是「褂裙」的款式,也就是在清末民初的老照片裡,那些比較老派的夫人盛裝打扮的造型。

上為黑底海水江崖鶴穗八團女褂,下為大紅鳳棲牡丹馬面裙(上衣黑色裙子紅色)(圖/旅讀中國提供)
上為黑底海水江崖鶴穗八團女褂,下為大紅鳳棲牡丹馬面裙(上衣黑色裙子紅色)(圖/旅讀中國提供)
現在的龍鳳褂是紅衣紅裙,但早年卻是黑衣紅裙(袖子有一點寬鬆喔,不是緊身的,像上面那張照片,花紋也請參考上面那張圖。)(圖/旅讀中國提供)
現在的龍鳳褂是紅衣紅裙,但早年卻是黑衣紅裙(袖子有一點寬鬆喔,不是緊身的,像上面那張照片,花紋也請參考上面那張圖。)(圖/旅讀中國提供)

事實上,這兩套服制都不是憑空想像出的禮服制度,更近似於對當時服裝風俗的追認與確定(顯然,民國元年和18年時的流行變化很大)。但也因為時裝變成了「法定禮服」,在禮俗中就有了特殊的意義,如現在潮汕地區婚俗中新娘穿著的「龍鳳褂」,其實就是從民初的「褂裙」演變而來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