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南韓6月3日總統大選僅剩兩週,選情進入白熱化。《韓國時報》稱,南韓東南部地區(包括釜山、蔚山與慶尚南道)與年輕選民的動向,將左右最終勝負。過去穩固支持保守派「國民力量黨」的東南部票倉正逐漸出現裂縫,而佔全國人口五分之一的20至30歲青年,也成為各大政黨力拚的選戰焦點。
保守派鐵票區動搖?
韓聯社16日公布的各家民調顯示,當選呼聲最高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仍遙遙領先。南韓媒體《能源經濟新聞》(Energy Economic News)委託 Realmeter 進行的民調指出,李在明支持度為50.2%、「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為35.6%,「改革新黨」的李俊錫則為8.6%。

然而,向來由保守勢力「國民力量黨」掌控的東南部城市,包含釜山、蔚山與慶尚南道,此次選戰卻異常激烈。南韓民調機構蓋洛普公司(Gallup Korea)13日至15日對1,004名成年人進行民調,發現李在明在這些地區以41%小幅領先金文洙的39%。對長年盤據該地區的「國民力量黨」而言,這是一次明顯的警訊。
南韓政治的地域對立
南韓選舉長期存在「地域對立」現象,與台灣的「北藍南綠」或美國的「紅州藍州」相似,東南部的慶尚道往往挺保守派,西南部的全羅道則傾向進步派。
韓國為何會有「地域對立」?
在南韓政治中,慶尚道常支持保守派,全羅道則傾向進步派。這可追溯到1963至1979年施行鐵腕統治的南韓總統朴正熙,他偏重慶尚道發展、冷落全羅道。1980年,繼任的全斗煥政府在全羅南道的光州鎮壓民主抗議,造成數百人死亡或失踪(即「光州民主化運動」),這起事件讓全羅道對保守派政府更加不滿。
地域對立在上次總統選舉尤為明顯。2022年總統大選,保守派「國民力量黨」的尹錫悅囊括釜山拿下58.2%選票,而李在明僅獲38.1%。但當時在全國規模,兩人差距不到1個百分點。2024年的國會選舉中,「共同民主黨」在釜山18個選區中僅拿下一席。如今,李在明於當地的支持率突破40%,恐怕是保守陣營鬆動的徵兆。

兩黨猛打青年政策牌
除了地域性外,年輕選民更是兵家必爭。南韓約有1,249萬名20至30歲的青年選民,被認為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
《每日經濟新聞》委託民調公司 Next Research 於19日對1,007名18歲以上選民進行民調,李在明在18歲到60多歲的年齡層都領先;金文洙只有在70歲以上選民遠超李在明。在18到29歲區間,李在明(33.6%)與金文洙(22.7%)之間差異相較其他年齡層小,兩位候選人紛紛端出青年政策爭取支持。

李在明以「打造賦予青年機會與希望的國家」為口號(청년에게 기회와 희망이 있는 나라를 만들겠습니다),主打「擴大機會、強化安全網」,提出政府配對儲蓄帳戶、擴大公共住宅、月租補貼與役後薪資補貼等就業誘因。 (相關報導: 南韓總統「全男陣容」候選人,性平政策卻是軟趴趴!女性選民怒批:推倒尹錫悅,仍看不到像樣政見 | 更多文章 )
金文洙則以「與青年共成長、開創未來的國家」(청년이 크는 나라, 미래가 열리는 대한민국)為為口號,主張企業聘用青年可獲稅務優惠、恢復大型企業定期徵才,並提出長達9年的租屋補助計劃——包含向已婚3年、生下前兩胎的家庭等其他符合條件者,提供10萬套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