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不公平 我們在談什麼?該怎麼扭轉?朱敬一這麼說...

2016-03-31 08:30

? 人氣

現任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的朱敬一,29日晚間以「台灣經濟不公平的前因後果」為題演講,討論台灣社會不公平的現象、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資料照,吳逸驊攝)

現任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的朱敬一,29日晚間以「台灣經濟不公平的前因後果」為題演講,討論台灣社會不公平的現象、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資料照,吳逸驊攝)

日前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在立院質詢時,引用中研院院士朱敬一的研究、指國內貧富差距擴大,意外引發所得分配資料引據論戰。曾任行政院國科會(現科技部)主委、現任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的朱敬一,29日晚間以「台灣經濟不公平的前因後果」為題演講,討論台灣社會不公平的現象、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以下是文字記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家都在談「不公平」 定義是什麼?

不公平是什麼?大家都有感覺,但若細究不公平究竟是什麼,可以分為3種。第一,是任一時間點有人有錢、有人沒錢,這大部分的人都能接受,只是不想看到有人太有錢。如果他每天開跑車、上夜店,把自己奢侈的生活描述得很噁心,你就會覺得這不太合理。第二,一個人開法拉利是不是自己賺?如果張忠謀開跑車是他自己賺來的,我們就覺得可以;如果他不是自己賺的、而是生下來就穿Prada尿布,這樣,他富有你就會覺得不太公平。三是若你夠努力、夠聰明,應該要有機會變有錢。我們無法接受一個富二代不聰明、不努力、但窮不下來,反之,我們總希望夠聰明的人能往上爬、不足的人往下掉,希望有為者亦若是、是可能的。這不是固定時間點的概念,而是代間流動(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說,不想看到世襲資本主義,就是因為這相當程度違反了代間流動。

2014117JW-SMG0010-77-皮凱提(Thomas Piketty)專訪-吳逸驊攝.JPG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說,不想看到世襲資本主義,就是因為這相當程度違反了代間流動。(資料照,吳逸驊攝)

所以我們對不公平是有一些共識的:財富可以不均,但不要太不均;有人奢侈可以,但最好是自己拚來的。我最喜歡美國法理學家羅納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的描述,他認為一個社會要多肯定努力(ambition-sensitive)、少獎勵機運(endowment-insensitive),也就是說,上一代對後代不應有那麼決定性的影響。社會應該要能敏感地回應努力,人不努力就不會有好結果。

另外還有一種不公平的概念,是2015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提的,他寫了1本書叫《財富大逃亡》(The Great Escape),描述在集中營的美軍如何集體逃脫。他認為,500年前任何一個國家的財富所得分配,是多數人窮極、少數人極富;500年後的今天,則是少數的人生活有困難、但大多數人生活無虞,也就是整個鐘形曲線是往右移的。迪頓把這件事稱做大逃亡,也就是大規模脫貧。促成這件事的因素,一是健康改善,二是教育普及。但是現在台灣社會的勞動階級已經有一半受過大學教育,近年甚至7分就能考上大學,考不上還需要特殊資質。也就是說,有沒有大學教育已不是重要影響,所以前面說的不公平,第1、2、3種是我們關注的焦點,第4則不是重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