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經觀點》選戰新格局,拼立場還是拼才能?

2016-02-28 06:20

? 人氣

香港立法會今(28)日補選。(來源:香港智經研究中心)

香港立法會今(28)日補選。(來源:香港智經研究中心)

立法會議事廳內近日上演連場拉布戰,行政機關、建制黨派與泛民各不相讓,適逢立法會新界東地方選區補選舉行在即,如何看待議會抗爭,也成為不少候選人的戰場。當中周浩鼎指這次補選是對議會拉布在內議題的一次表態;梁思豪則提出為議案發言時間設定上限;楊岳橋政綱就表示要守住泛民在立法會關鍵一席,應是指若建制派人士當選,在議會中將有足夠人數修改議事規則,防止拉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立場先行 是否可行?

究竟候選人對個別議題的立場在今次補選能起多少作用,首先要看選民在投票時,相關立場是否他們的着眼點。投票行為理論中「空間理論」(Spatial theory)認為每一名選民以及候選者對於各個議題或意識形態都有立場,選民做選擇時,會估算自己與各個候選者在一個或多個議題上立場的分野,然後選擇與自己立場最為接近的候選者。

然而,以「空間理論」解釋投票行為,未必切合現實,因為這套解釋意味選民既要了解清楚自己在各個議題上的立場和看法,然後還要知道各個候選者在各個議題上所提出的政策、立場或意見,才可以衡量和作選擇。搜集資料、理解和判斷,都需花上心力和時間,若然選民心繫議題只有一種,那倒還好;不過若考慮的是「整個package」,例如包括政制發展、經濟、福利、扶貧和環保等,選前所需花費的氣力就很大,其投下的一票卻很可能對大局無甚影響。在此情況下,選民未必會「落力」找尋資料,以「空間理論」解釋選民的行為,也較難說通。

在有共識的議題拼才能

故此,有另一種對選民投票行為的解釋──「共識理論」(Valence theory),並不將焦點放在選民的分歧,而是放眼於一些選民關切而且普遍持相同目標的議題,亦即所謂「共識議題」(Valence issue),以之作為推測選民抉擇的關鍵。比如大多數人都會認同經濟十分重要,而且情願經濟有增長,因此發展經濟往往是「共識議題」;其他例子如維護國家和人民安全、提升教育、治安、醫療服務水準等等,同樣是大多數人所欲,各候選人也會有近似的目標的議題。在「共識議題」上,由於社會各界的立場相似,選戰中難有立場之爭,哪一個候選者更有能力實踐相關「共識議題」的目標,成為選民投票時的主要考慮。

對於選民搜集資訊的代價過高的難題,這套解釋亦嘗試指出選民的解決方式。例如選民不會事事關心,而是較關注一些他們有切身體驗的議題,例如商品漲價、兒童教育質素、社區治安等。另外,選民會採用簡化自己挑選支持對象的方式,例如以政黨領袖的能力或資格、是否能回應市民所需、是否值得信賴等,甚至是喜愛還是厭惡該人,作為挑選準則。選民還會「愛屋及烏」,若然他們對一個政黨領袖的能力抱有信心,也會對該黨解決問題的能力給予正面評價。在「共識理論」下,選民只需判斷各個政黨領袖的能力,以及各個政黨在選民最關切的議題上的實踐能力,要付出的心力,也少於逐項議題研究,從而決定投票予哪名候選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