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將大裁非戰鬥部隊 專家:汰弱留強、反而更具戰鬥力

2015-09-03 14:01

? 人氣

中國九三大閱兵,軍容壯盛(美聯社)

中國九三大閱兵,軍容壯盛(美聯社)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上做出重大宣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裁軍30萬人。這是解放軍歷史上第11次裁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姜春良少將《澎湃新聞》表示,雖然解放軍裁軍30萬,但戰鬥力和「對世界和平的維護能力」仍然不會減少,通過武器裝備的先進研製和人員官兵與武器裝備密切有效的配合,解放軍反而會更具戰鬥力。所以,裁軍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顯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大的戰略舉措。

軍事問題專家千里岩也向《澎湃新聞》表示,裁減一則讓軍隊更精幹專業,二則可以使得汰弱留強。既是符合世界和平潮流,又能保證我們有限的資源更高效的用於準備未來高科技軍事鬥爭。

姜春良表示,裁軍30萬對於軍隊向「強軍」目標聚焦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從政治上宣示了解放軍和中國是愛好世界和平、維護世界和平的關鍵力量。從戰略上來看,這也是國家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舉措。

姜春良說:「此次裁減大量非戰鬥部隊,使主要的軍隊員額向集中於能打勝仗和能打仗的官兵集中。此外,軍官的員額比例也將會減少,一個軍隊的戰鬥力跟士兵跟軍官的比例有直接關係,解放軍軍官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雖然在不斷的精減,但總體上員額比例還是偏高。」

解放軍的11次裁軍

一、1950年6月,解放軍進行第一次大裁軍。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人民解放軍總兵員550萬人,「小米加步槍」的步兵是主體,空軍、海軍和陸軍特種兵幾乎是空白。1950年6月,經中央軍委批准,確定分期分批復員和轉業百萬餘人。後因抗韓戰爭爆發,精簡工作停止,根據戰爭需要又進行了擴軍。到1951年10月,軍隊總人數增加到627萬人,是解放軍歷史上兵力最多的時期。 

二、1952年1月,解放軍進行第二次大裁軍。總部和各機關以及國防軍步兵部隊人數減少,軍兵種部隊和院校人數擴大,其中還有95萬人地方部隊改編為公安部隊,全軍總定額保持在300萬人左右。 

三、1953年8月,解放軍進行第三次大裁軍。全軍總兵力精簡23.3%,其中陸軍部隊精簡比例最大。 

四、1957年1月,解放軍進行第四次大裁軍。到1958年底,全軍成建制地集體轉業或移交地方的有1個軍部、46個師、30餘所院校。精簡最多的還是步兵部隊,全軍總人數與新中國成立時相比,精簡了61%。 

五、1975年底,解放軍進行第五次大裁軍。「文革」期間,部隊組織編制混亂,比例失調,機構臃腫,幹部嚴重超編。裁軍中,精簡最多的是工程兵、鐵道兵。到1976年,全軍總人數比1975年減少13.6%。 

六、1980年,解放軍進行第六次大裁軍。當年3月,中央軍委決定,軍隊再次進行精簡整編,大力精簡機關,壓縮非戰鬥人員和保障部隊,將一部分部隊移交地方。 

七、1982年9月,解放軍進行第七次大裁軍。51萬餘人的鐵道兵和1978年1月成立的基建工程兵,集體轉業到鐵道部和原配屬的國家各部委或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部隊轉到武警部隊。從此,鐵道兵和基建工程兵兩個兵種在解放軍序列中消失。 

八、1985年6月,解放軍進行第八次大裁軍。中央軍委決定裁減軍隊員額100萬人。這次裁軍使解放軍實現了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 

九、1997年9月,解放軍進行第九次大裁軍。中央軍委決定裁軍50萬人。 


十、2003年9月1日,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宣布,2005年前,解放軍再裁減員額20萬,由此拉開了第十次裁軍的序幕。

十一、2015年9月3日,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愛好和平,中國發展到哪一步也不會稱霸,中國將裁軍30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