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榮觀點:公債重要嗎?

2024-08-14 05:50

? 人氣

筆者提到,在貨幣政策上則由中央銀行或聯邦準備銀行迅速採取行動,連續將政策利率調降趨近於零,以促進資金市場的流動性。(示意圖/Pixabay)

筆者提到,在貨幣政策上則由中央銀行或聯邦準備銀行迅速採取行動,連續將政策利率調降趨近於零,以促進資金市場的流動性。(示意圖/Pixabay)

公債重要嗎?如果您是古典經濟學派(The Classical School of Economics)的信徒,您可能對公債抱持保留的態度,因為古典學派學者普遍認為,政府舉債是一種浪費、破壞繁榮,甚至在道德上是不公義的事情。所以,政府應該保持預算平衡,赤字融通(發行公債)的事情應該盡量避免。在市場機制有效運作下,古典學派認為總體經濟體系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可維持充分就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時若政府發行公債以融通財政所需,不僅會增加政府財政負擔,更因公債融通會造成可貸資金市場的需求大於供給,導致利率上升,進而對民間投資產生排擠效果(Crowding Out Effect),同時也因政府的介入造成資源配置的無效率。

古典學派 對公債持謹慎態度

如果您是新古典學派(Neoclassical School of Economics)或是新興古典學派(New Classical School of Economics)的擁護者,您一樣會對公債持謹慎態度。因為兩者都強調公債的長期後果,他們認為政府必須遵守跨期預算限制(Intertemporal Budget Constraints),當前的舉債必須透過未來的稅收或支出削減來償還,現在的債務增加就是加重後代子孫的租稅負擔。政府也應避免舉債,以免與民間投資者競爭可貸資金,從而推高利率排擠企業投資,削弱財政政策的效果,甚至影響長期的財政永續性。

新興古典學派更認為,在個別經濟主體具有理性預期的遠見下,以舉債融通的政府支出增加會被預期為未來租稅的增加,因此他們會以削減目前的支出(增加儲蓄)來因應,導致政府舉債融通支出增加的效果完全被民間支出的減少所抵消,此時財政政策根本無效。

新興學派 對公債持正面態度

如果您是凱因斯學派(Keynesian School)或是新興凱因斯學派(New Keynesian School)的支持者,您應該會對公債持正面的態度。無論凱因斯學派或新興凱因斯學派都認為,公債是政府因應短期經濟衰退,採取反景氣循環財政政策(或凱因斯所提的需求管理政策)的重要工具,透過公債融通政府支出的增加可以刺激有效需求、創造就業機會與促進經濟復甦。

至於古典學派所擔心公債對民間投資的排擠效果,因經濟處於未充分就業的情況,以公債融通擴張性財政政策,不一定導致利率上升而對民間投資產生排擠效果。

長期而言,兩者皆認為以公債為融通財源,用於生產性的基礎建設投資,可促進長期的經濟成長,減輕未來的財政負擔,但也不能忽視債務的管理而造成債務不永續的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