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腦莫名結痂、白屑落不停竟是乾癬!台灣每年增三千人深陷乾癬危機 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優勢多,有望成為乾癬治療新武器!

2024-05-31 10:45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及台灣乾癬協會共同呼籲乾癬患者應積極與醫師討論多元治療方式,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及台灣乾癬協會共同呼籲乾癬患者應積極與醫師討論多元治療方式,掌握人生的主導權。

現有治療未能滿足期待,患者竟中斷治療、生活大受打擊!

起床時發現枕頭全是皮屑,頭皮又癢又痛,竟是乾癬危機!張先生一開始發現後腦出現莫名大片結痂時,多次擦藥後卻未能好轉,檢查才發現竟已是中重度乾癬!面對每日雪花片片掉,從頭皮惡化到全身上下都出現嚴重病灶,讓張先生在炎炎夏日之下出門也只能全身包緊緊,不但影響生活品質,漫長的治療過程也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

台灣約有20萬名乾癬患者,高達八成的乾癬病灶會發生在頭皮,導致掉屑、又癢又痛甚至落髮,不僅影響外觀,也嚴重打擊患者的治療信心!特別是中重度乾癬治療過程漫長而辛苦,不同患者在評估藥物選擇時的考量因子也不同,目前雖有多種治療選擇,卻無法滿足所有患者的期待,仍有部分患者曾中斷治療!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趙曉秋理事長分享,自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乾癬列為嚴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這十年來乾癬照護已有了很大的進步。而現已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的出現,可有效控制症狀,且在頭皮等特定部位的效果更佳,用藥更便利,有望成為中重度乾癬治療新武器,鼓勵患者應積極與醫師討論,掌握屬於自己的人生主導權!

八成乾癬患者飽受憂鬱而苦、五成職涯發展受阻礙穩定治療、免復發為重要關鍵

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蔡呈芳理事長説明,乾癬是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病變,男性罹患率比女性高,目前統計台灣約有20萬名乾癬患者,且每年新增約3,000人,其中有2成為中重度患者,如不穩定治療可能引發全身系統性疾病,如關節炎、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進而影響患者的心理、生活及工作,據統計,81%患者曾因乾癬而受困於憂鬱症狀、更有55%患者因此對於自己的職涯發展不敢抱有期待。

蔡呈芳理事長表示,乾癬應及早治療,若已演變成慢性、則需要維持長期穩定治療,而乾癬好發年齡有兩個高峰期,分別落在30至39歲及60至69歲,這群患者大多本是扮演家庭重要角色,或正在探索人生方向、準備實現夢想的階段,卻可能因疾病而受限。蔡理事長分享,診間遇過很多在服務業工作的患者,好不容易獲得工作機會,卻因未能穩定治療而導致短時間内反復發作,尤其是掉屑易遭人誤解是衛生習慣不佳,因而無法繼續工作、甚至造成人際關係疏離。

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蔡呈芳理事長表示,乾癬需要維持長期穩定治療,但仍有部分患者曾中斷治療。
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蔡呈芳理事長表示,乾癬需要維持長期穩定治療,但仍有部分患者曾中斷治療。

部分乾癬患者曾中斷治療,顯示需求未被滿足

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成治療新希望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黃毓惠醫師説明,目前中重度乾癬患者的治療非常多元,有光照治療、口服藥物及生物製劑等,患者應依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然而,觀察發現仍有部分患者曾中斷治療,可能原因包括治療效果不顯著、缺乏治療信心、經濟負擔大,另外也有可能因工作或個人情況而無法定期配合回診,顯示現有治療選擇雖多、卻並非所有患者的期待都能得到滿足。

黃毓惠醫師說明,現已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的選擇,臨床證實治療效果良好、效期長,相較於傳統治療,副作用更少,且可大幅改善頭皮、指甲、手掌心等特定部位的皮膚狀況。目前有每日服用兩顆或一顆的選擇,可提升患者的用藥便利性與順從性,曾有調查統計近五成的乾癬患者優先選擇口服藥物,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有望成為新解方。

乾癬治療投資報酬率高

更齊全的治療選擇,讓病友不再治療、生活兩頭燒

乾癬不只單單影響患者,也可能連帶影響整體社會發展,尤其患者多正值勞動生產力最高的年紀,若無法穩定工作,對於國家經濟必然成為一大衝擊。台灣乾癬協會王雅馨秘書長分享歐洲一項乾癬病友醫療資源投資研究:「每投資1歐元(35元台幣)、可獲得5.4歐元(189元台幣)的投資報酬率。」也就是說,如果能投資更多資源在乾癬治療,讓病友回歸正常生活軌道,將能更提升國家社會生產力。 (相關報導: 晚安小雞、阿鬧要待2年!柬埔寨監獄內部曝「牢房超擠、主食吃雞飼料」 9成犯人罹皮膚病 更多文章

隨著新治療選擇的出現,面對尚未被滿足的乾癬治療需求,王雅馨秘書長鼓勵,乾癬患者不該妥協於現況,可主動了解多元治療方式,並積極與醫師討論,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同時也呼籲政府應注入更多資源,讓患者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找回人生的主導權!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桃金企業獎徵件起跑 打造全臺第一縣市ESG獎項
「建成41年奪30命」知名猛鬼大樓要拆了!驚悚死亡案回顧 未來1用途曝光
華爾街日報》美國對敵人的管制與制裁,如何催生出「以中國為軸心的影子經濟」?
科技熱議》中國拚再砸1.5兆,進軍先進晶片!「大基金」三期規模最大,劍指台積電?還是血洗全球成熟市場?
今年第18名官兵自傷!資通電上兵自國防部大樓墜落不治 軍方說話了
刷存摺了!勞動部發錢「至少領4000元」,月月有錢拿、只須符合1資格
台灣房市火熱程度超意外!1縣市年增率近100%,專家解釋大漲關鍵
日本打造全球首顆木製人造衛星!專家:選用木頭,是為了返回大氣層的考量
台灣知名餐廳突宣布停業!南部最後一家分店沒了,最後營業時間曝光
卓榮泰稱電力足夠 柯文哲喊不用耍嘴皮:非核家園如何回應企業界疑慮?
2024全台旅遊補助懶人包》花蓮/台東/台南/台中/台北/苗栗都有補!申請方式、金額、開跑時間一次看
黃仁勳美食地圖公開!14家台北美食推薦清單一次看,有錢人原來愛吃這一味
520再出招!中國對ECFA潤滑油等134項中止關稅減讓 國台辦、商務部指向「這1個原因」
大立光遭控侵權軟體首開庭 德商負責人親出庭發聲控訴
寶林茶室中毒釀4死「死因出爐」是國內首例!1毒素早從廚師糞便驗到
大咖雲集!黃仁勳宴請供應鏈夥伴 童子賢:AI可成為護國群山
「烏克蘭戰爭是為阻止種族滅絕!」俄羅斯的認知戰:克里姆林宮怎麼用漫畫美化入侵
六月徵才大滿貫 桃分署與求職者一起創造薪未來
北分署攜手萬麗酒店引領身心障礙青年體驗職場 探索職業未來
台股天花板到了?謝金河列賴清德「上任內憂外患」:股市有個敏感的大鼻子
高雄又有拼盤演唱會!Red Velvet、宣美將來台 7、8月演唱會資訊一次看
2024高雄瑞豐夜市美食推薦》酥脆乳酪馬鈴薯餅、入味麻辣臭豆腐,12個內行人捨不得公開的清單曝光
快訊》24歲資通電士兵「國防部墜樓」躺血泊!今年未過半「已18國軍自傷亡」
氣象預報》颱風馬力斯今生成!周末慎防致災劇烈降雨,天氣回穩時間點曝光
AI快速發展,台灣用電量每年將增加3%!核電除役、火電建設慢,綠能可補上?
新鮮的香菇冷藏可以放多久?6種常見菇類保存、挑選秘訣,超過1時間恐將霉菌吃下肚
台灣最強伴手禮不是鳳梨酥!外國人大推它「一天可以吃四次」,連廚師也大讚好吃
因「親中」風波斷立委連任之路 趙天麟接任榮剛獨董成市場焦點
他山之石》日本「萬年野黨」談國會調查權:行政立法若對質詢機密意見相左,應該這樣做
王義川的分析技術「蔡賴之爭」也用過?謝龍介:數據肯定來自國安系統
循「新南向」開發碳權 大同集團合作對象大有來頭
本周最強內幕》邊擋國會改革邊想輸了怎麼搞,民進黨寄託某群人!顧立雄接招中共軍演,國防部這次不敢拖拉
幕後》台北市警察局長換上台南幫 賴清德沒要捉弄蔣萬安也不想得罪這群人
預言中國下一步將「封鎖高雄港」 郭正亮:賴清德不要以為戰爭不會發生
風評:藐視人民,該當何罪?
張哲銘觀點:面對中共軍演下的台灣新思維
孔令信觀點:中共「鎖台」式軍演,國軍面對嚴峻考驗
劉東皋觀點:覆議若不成功,卓榮泰下一步怎麼辦?
朱政騏觀點:越競爭越貴的台灣風電
邱守苕觀點:VIP症候群違背醫學常規─急診MRI取代CT診斷頭部外傷萬萬不可行
夏珍專欄:別拿「特偵組」充當國會調查權的門面
觀點投書:當少數霸凌多數
觀點投書:賴清德鬼迷心竅,台灣何辜受池魚之殃?
張彥專文:歷史記憶的是司馬遷蘇東坡…而非殘害他們的權力者
劉大年觀點:拜登為何擁抱關稅
觀點投書:夠了!傅總召
王建煊觀點:失智的是你,傷心的是我
觀點投書:突破農業大縣壁壘,雲林縣長張麗善捨我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