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安觀點:撥亂反正摒除台獨迷思,正本清源發揚黃埔精神

2024-05-26 07:10

? 人氣

「黃埔建軍建校迎百年」系列慶祝活動。(資料照,蔡親傑攝)

「黃埔建軍建校迎百年」系列慶祝活動。(資料照,蔡親傑攝)

丘逢甲:「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若沒有兩岸的和平環境,更忘言「倚美謀獨,媚日抗中」。祈望兩岸「化干戈為玉帛,興中華保太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4年欣逢「國民革命軍建軍、黃埔建校百年大慶」。兩岸「黃埔人」是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吾輩當本著堅持最初革命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同心戮力,實踐力行,同慶「黃埔建校百年」這個最有意義的日子。

國父 孫中山革命成功,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國軍仍「國民革命軍」之簡稱,當年黃埔軍校的革命的初心:仍是「內除軍閥、外抗強鄰」,為正義而革命,為民族而復興。時至今日賴清德的接任,狂言「日本有事,就是台灣有事」繆論,唯恐天下不亂?企圖勾結境外勢力,作為美日抗中的代理人,實屬可悲可嘆。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強調台灣的主權和民主不可妥協,並呼籲國際社會支持台灣的立場,採取了更加明確和強硬的對抗立場——此一立場無疑更加激化矛盾兩岸對立,促使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

回應污蔑「黨國私兵」  國軍還要為台獨而戰嗎?

時逢黃埔軍校建校百年前夕,日前遭台教會及台灣永社公開污蔑「黨國私軍」,陸軍官校校友總會總會長羅際琴、立委翁曉玲4月23日於立法院研究大樓舉行「中華民國國軍建軍百年愛國史蹟永續」記者會,重申黃埔軍校的建校淵源、過程與對國家的貢獻。(圖/陸軍官校校友總會)
時逢黃埔軍校建校百年前夕,日前遭台教會及台灣永社公開污蔑「黨國私軍」,陸軍官校校友總會總會長羅際琴、立委翁曉玲4月23日於立法院研究大樓舉行「中華民國國軍建軍百年愛國史蹟永續」記者會,重申黃埔軍校的建校淵源、過程與對國家的貢獻。(圖/陸軍官校校友總會)

今年的六月份,即將見證黃埔建校進入第一百個年頭,2023年在二二八紀念日期間,日本經濟新聞刊出報導指稱:高達九成的台灣退役軍官會前往中國大陸,並靠軍中情資換取金錢報酬,涉嫌擔任間諜工作。日經新聞的「台灣未知的一面」系列報導,除了提到九成退伍軍官前往中國,更痛陳國防部長一職和軍官體系,幾乎被外省人、外省子弟所長期壟斷。

日經新聞曾報導,不啻對於國軍參加東征、北伐和抗日戰爭的歷史,以及守護台灣的國軍英勇事蹟,所做出極其難堪污蔑,而且可以操弄成是民主叛徒,無端的惡意指控。誠然,對於堅持將兩岸的歷史臍帶,以割喉割到斷的冷酷手法,執意走「去中國化」路線的陰謀家,此前日經新聞在全球推動的二手傳播,確實招招狠毒。只是這些陰謀家卻無從理解,存在兩岸人民情感背後,是一幕幕被埋藏的國軍(國民革命軍)聯合抗日民族戰爭史,以及台灣被殖民統治和血淚控訴!

今年更弔詭的是,在520政權交接前夕,又見台教會「黨國私兵」的抺黑手法,在台灣假手省籍撕裂之名的裡外操弄。卻能從1979年1月1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示了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大政方針,呼籲兩岸就結束軍事對峙狀態進行商談。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徐向前也發表聲明,宣布從1979年1月1日起,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膽、二膽等島嶼的炮擊。

然而中華民族全面的抗日戰爭歷史,中國遭遇苦難的過去,某些數典忘祖,自欺欺人,忘恩負義,不知飲水思源的台教團體,企圖以抺黑論述,所意欲羅織的新賣台罪名。果真如此,無異提供給對岸一個統戰的平台,讓人心寒。同時某些投機取巧的政論媒體及少數退役軍官附合台獨言論,難道「黃埔精神」要為台獨而戰嗎?新上台的賴清德政府若不能予於駁斥,嚴正聲明,形同默認,中華民國已是空殼,「黃埔」猶如失根的浮萍,更是歷史名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