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美國QE蓋棺但難論定

2015-05-31 07:50

? 人氣

QE之父柏南克。(取自維基百科)

QE之父柏南克。(取自維基百科)

前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上周來台訪問,有意思的不僅是到底柏南克是拿多少天價費用,也不僅是每張高達2萬元的門票及50萬元的餐會費,而是咱們官員對美國QE(量化寬鬆)的「恨意未消」。顯然美國的QE雖已蓋棺,但功過似未論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美國開始燒起,最後席捲全球的2008年金融海嘯,應該是近代經濟史中,與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一樣可「留名青史」(雖然仍有點不如)的全球性經濟事件。在海嘯中,直接肩負挽救危機的2個人:一個是財政部長鮑爾森,一個就是柏南克。他們都都是祭出「非常規」的政策力挽危機,這些非常規的政策當然引發不少爭議。

回頭看金融海嘯發生的2008年時的全球情況,根據FED前主席葛林斯潘在2009年2月的一場演講中的說法,全球股市由2007年10月的高點下滑到9月中雷曼破產前,已蒸發16兆美元;雷曼破產10周內,全球股市跌幅超過50%,損失了35兆美元。此外,全球資產價格下滑導致的家庭財富縮水,僅美國就損失4兆美元,加上法人企業,全球資本市場損失應超過40兆美元。

當時,美國前5大投資銀行都搖搖欲墜,貝爾斯登已被收購(財政部強迫摩根大通吞下)、雷曼宣布破產,美林、高盛、大摩,甚至連全球保險巨擘AIG都出現流動性枯竭,根據形容「每天現金奪門而出」,連AIG都準備宣布破產。

最後是鮑爾森(也包括柏南克)丟下一個1730億美元的超級救生圈給AIG,避免了其倒閉;有政府資金在內、出了問題的房地美、房利美,鮑爾林強迫兩房董事交出權柄─官員的說法是,會給兩房兩條路走:「第一條路,你們合作;第二條路,我們還是會來硬的」宣布接管時,鮑爾森對兩房董事說:「我們有立場在非自願的情況下執行計劃,有必要時我們會這樣作。」

鮑爾森也把所有「大到不能倒」的9家大型銀行找來,全部塞了「大紅包」給他們─即由美國政府投資這些銀行、充實這些銀行的資本。有人形容,某個角度而言,在當下時刻,鮑爾森把所有大型銀行都「國有化」了。對鮑爾森受到那些「大到不能倒」銀行的挾持,不敢放手讓其倒閉,甚至動用納稅人的錢去挽救,是鮑爾森被批評最烈之處。

鮑爾森的所作所為,與FED雖然無直接關係,但其實也都有FED的默許或參與。但提出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對市場祭出QE,則完全是由柏南克負責。傳統的貨幣政策手段就是降息、寬鬆資金,但海嘯時期顯然這己完全不足以因應危機。

柏南克在2012年時,曾在華盛頓大學針對海嘯期的FED政策發表一個系列演講,其中可清楚看到其政策思維與脈絡。柏南克說,2008年12月時,傳統貨幣政策顯然已走到盡頭,FED已無法再降息,但經濟又顯然需要額外的支撐,FED因此祭出大規模購買資產的操作。這就是外界稱為QE的政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