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榮祖專文:歷史的終結即美國化的終結─美國掌管世界已捉襟見肘

2024-05-11 07:10

? 人氣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歷史的發展如長江大河,順流而下,浩浩蕩蕩,難以抽刀斷流,但歷史學家為了記事的方便,不得已而須斷代,要分一個一個世紀。英國哲學家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說:十九世紀的成就,超過所有前世紀的總和。我們現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已二十餘年,回看二十世紀的成就應該更超過十九世紀。由於科技日進千里,不斷改變了物質環境,衣食住行娛樂都在二十世紀有了飛躍的進展,可以說日新月異,不以為過。只看讀書與寫作,一個時代即把中文方格稿子、英文打字機變成古董。物質環境的改變,無可避免地影響到歷史的格局,人文世界也換了面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十九世紀的技術革命,使得二十世紀初,先進的西歐各國,成為控制世界的主要國家。英、法、德、意,以及後起的美、日等國,完成工業化後,以強大的政軍實力向海外擴張,成為趾高氣揚的殖民國家,與受壓迫的被殖民國家,形成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殖民國家從殖民地取得資源、勞力、市場,而後發展資本主義,成為帝國主義國家。其實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列寧就說過: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帝國主義國家以武力逞強,欺侮亞非拉貧弱民族,而貧弱民族無力抵抗,受盡屈辱。然而強權不只一個,列強之間的競爭,成為二十世紀世界大戰的禍根。第一次世界大戰原稱「歐戰」,也即歐洲列強的兵戎相見。一戰英法勝而德奧負,但並未解決列強抗衡的局面,戰敗的德國借機復仇,觸動二戰。東方的日本,仿效老牌帝國主義手法,與新興的美帝隔太平洋爭霸,導致太平洋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不同的意識形態:威爾遜的自由主義、列寧的共產主義、墨索里尼與希特勒的法西斯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貌似是雙方意識形態之爭,實際上仍然是列強之間的國家利益之爭,所以希特勒的德國可以和史達林的蘇聯一度訂約,互不侵犯;「自由民主」的英美也可與蘇聯聯手擊敗法西斯的德日,可見意識形態還是不如國家利益重要。美蘇聯手獲勝之後,又貌似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的矛盾,然實際上仍不過是美蘇兩大超強國家,為了掌控世界的冷戰,足見國家利益的重要,絕對會超越意識形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成為民主國家的「老大」。盟國雖多,但「老大」自己國家的利益,並不因盟友而稍假借。羅斯福總統規劃戰後世界,不允許殖民主義繼續存在,貌似道德高度,實則針對盟國英法。英法兩國於戰前,因擁有眾多殖民地而成強國,戰後若殖民地盡失,唯有淪為二三流國家,永不會挑戰到美國的龍頭地位。令人最驚異的是,老美連最親近的盟邦,也不很信任。美國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英國與加拿大都曾參與其事,貢獻頗大,然而美國國會於戰後,居然通過原子能法案,拒絕與英、加分享,以策安全,令邱吉爾大為惱怒,遂自行發展,至氫彈試爆成功,美國國會不得不改弦更張,只能前倨後恭。近年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這位毫無政治經驗的「素人」,更直白說出「美國第一」。何意?即不論是敵、是友,皆不能妨礙美國的國家利益。

所謂殖民主義,就是列強用強大的武力侵占弱小的亞非拉國家,作為其殖民地。早期的殖民,像英國人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真殖民;二十世紀的殖民,列強不是到亞非拉去殖民,而是去殖民亞非拉的人民。亞非拉與北美不同,北美空曠,而亞非拉的人口本已很多,所以列強彼時所謂的殖民,就是榨取亞非拉的原物料,把當地人當成廉價勞動力,並把西方工業化的剩餘物資賣到殖民地。中國同受此害,鴉片戰爭之後,洋貨進來,打垮整個中國的手工業,使中國人民不聊生。這即是現代的殖民主義。

十九世紀末,美國像其他歐洲國家一樣開始行殖民主義,開始海外擴張。有兩件大事把美國成為以殖民為主的帝國主義國家:一是殖民夏威夷,二是殖民菲律賓。菲律賓本來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當古巴反抗西班牙的過程中,美國幫助近鄰古巴鬧事,導致美西戰爭,結果美國勝出,而且這一仗打的時間很短,所以美國人稱其為「美好的小戰」(a splendid little war)—不僅贏了,而且沒有付出多少代價。菲律賓於是成了美國的殖民地。

美國在「二戰」後允許菲律賓獨立,一因不會損及美國的超強國家的地位。二是假如併吞菲律賓,會影響美國的政治生態,因為一旦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就必須按照人口比例選出參議員和眾議員,菲律賓人口眾多,將會選出很多的眾議員,山姆叔豈能容忍「棕色小兄弟」(the little brown brothers)左右美國政治。

美國於二戰後,獨霸世界,美元操縱環球金融,軍事預算超過其他主要國家的總和,不僅不能化敵為友,而且激化敵人,亦不能平等對待盟國,透露的依然是霸權心態。美國雖於「二戰」後放棄殖民主義,反對帝國主義,但換湯沒換藥,虛有其表。美國人有悠久的使命感傳統,因其先人來到新大陸廣闊的天地後,享受民主與自由,國力不斷上升,認為此乃是上帝的恩賜,於是要把自以為是的基督教與民主自由推廣到全世界,不自覺而產生「政治的偏狹症」,以其實力強加其理念與政策於其他國家,不惜以制裁、顛覆甚至動武為手段,其實質與老牌帝國主義沒什麼不同。

再看風行的「全球化」到底是什麼?美國因其富強,更鞏固其信念,提倡全球化(Globalization),其內容等同「美國化」(Americanization)。不過我個人認為,「Globalization」翻譯為「環球化」較為合適。因為首先,全球化是靜態的,環球化才是動態的。所謂「Globalization」實際上是一種環球的發展。其次,要達到全球化是很難的,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跟全球化,並不相干。美國一旦發現,環球化不一定會美國化,特別見到中國借由一帶一路倡議的環球化,為了遏制中國,不惜斷鏈,逆環球化而行。

當蘇聯崩解,美國贏得冷戰,以為目的已達,所以有「歷史抵達終點」的說法。這是日裔美籍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提出來的結論。他有一本書叫作《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End of History),寫於蘇聯崩解後的一九九二年。所謂「歷史的終結」,其實就是美國化的終點,美國化得到完勝。美國以為已經達到其之所欲,於是想要收拾剩餘的不服從者,尤其在中東,不惜先處處「放火」,然後到處「救火」,導致中東至今仍是不可救藥的亂源,正見美國褊狹之持續不斷,動輒啟動經濟制裁、軍事威脅。但橫行霸道難以服眾,以至世局的發展,與其願望相悖,和平紅利未得,更未真能將全球美國化。美國欲掌管世界,已有捉襟見肘之態。

至此,我總結一下對於二十世紀世界史的看法和評論。二十世紀是以歐洲的崛起為開端。歐洲的崛起,歸功於數世紀科技的發展及工業化的完成,所以那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都在歐洲,如英、法、德、意。強大之後,便向海外擴張,利用殖民地的勞力、資源,使本國更加壯大,但是激烈的競爭,導致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削弱了歐洲強國的實力,無論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深受重創。但是美國由此崛起,美國雖參與了兩次世界大戰,因戰火未及本土,反而是是受益者。當二戰於一九四五年結束後,美國的產能占了全世界的六○%。所以可以說,尚未遠去的二十世紀是歐洲從興到衰、美國躍登世界最強大國家的一個轉折點。

*作者為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歷史系榮退教授,本文摘錄自《縱橫捭闔一局棋:現代強權博弈四講》,經聯經出版公司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