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日本旅遊禁忌》走路邊走邊吃、筷子平放在碗上! 11個赴日千萬別做的失禮行為別踩雷

2023-09-24 09:00
11個日本旅遊禁忌千萬別犯!(示意圖/取自pakutaso)
11個日本旅遊禁忌千萬別犯!(示意圖/取自pakutaso)

去日本旅行最希望能去到一些當地人才懂去的地方,品嚐道地美食,當然,也應該遵守當地文化和基本禮儀,以免被當地人認為沒有禮貌,也會令旅途掃興。以下幫大家整理了11個日本當地禮儀,在我們眼中微不足道的事,也有可能被日本人視為沒有禮貌,出發前一定要了解一下!

日本旅行11大禁忌!入境隨俗千萬別犯

1. 對陌生人拍照

現在許多年輕人出外旅遊都會讓「相機先吃」,外出旅行難免想將美景保存於相簿中,但要留意的是,日本人非常注重隱私,如果拍照或者自拍都要小心不要拍到陌生人。如果想拍一些穿和服的女生們,要先獲得她們同意方能拍照,以免引起誤會!

2. 手扶梯站位

台灣扶手電梯有分左右線,日本也有,而且每個城市都可能有不同!日本東京扶手電梯是「左企右行」,而日本大阪則是「左行右企」,而甚至有些縣(例如埼玉縣)是禁止在扶手電梯上行走。如果沒有提前做功課,到當地跟著大家走也不是一個好方法。

3. 進入室內除鞋要注意

日本有些室內空間需要客人在玄關脫鞋方能進內。而脫鞋時,很多人為求方便,會直接坐在地上背朝屋內拖鞋,這樣會給人一種「屁股對著別人店」的感覺,原來也算是不禮貌的行為。

正確動作應該是背朝門口面向屋內,將鞋子脫下,再側身蹲下來、將鞋子的鞋尖朝外擺放。

4. 跟朋友道別時要回頭

日本人注重打招呼禮儀,每當和日本人說再見後,通常都會在回望,並想對方揮手,有祝福和珍重的寓意。如果想要和日本人打好關係,記得要謹記打招呼禮儀喔!

5. 餐桌禮儀

說到餐桌禮儀,亞洲人對於使用筷子本來就有很多講究,但有些使用筷子習慣在台人看來很平常,卻在日本則被視為不禮貌。例如台灣人用外賣筷子前,習慣互相摩擦筷子以去除表面的木刺,但這種行為在日本會被視為沒有教養,也代表著「店家提供的筷子品質不良」、「店家提供品質不佳的餐點」的意思,店員看到可能會不悅。

而且吃飯途中將筷子橫放在腕上,會讓店員誤以為「已經吃飽了」,有暗示收碗的意思,所以大家如果還沒吃飽,就不要這樣了。

另一個使用筷子的大忌則是「渡箸」(はしわたし),意思是用筷子互相傳遞食物。用筷子夾食物給人相當常見,但切記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去夾別人筷子上的食物,因為只有在葬禮上火化親人遺體時,才會有「筷子撿骨」的動作,是很不吉利的。

6. 刺青人士要注意

日本有很多溫泉泡湯場所會拒絕刺青人士入內泡湯,並不是因為覺得刺青會污染溫泉水質,而是因為日本人有著「刺青等於黑道或是暴力集團」的刻板印象,一直會影響泡湯人士的心情。但隨著時尚潮流的轉變,身上有刺青的人越來越多,因此有些溫泉設施對刺青人士也有所放寬,但建議想泡溫泉的刺青人士,可先準備好能把大片刺青遮起來的刺青貼布,再入內泡湯,以免引起其他泡湯人士不滿。不過,現在有部分溫泉旅館/大眾浴池已開放讓有紋身者進入,建議先向店家查詢。 (相關報導: 比Google Map更好用!網推日本自助旅行必備APP,交通轉乘、車票金額一鍵查詢 更多文章

7. 乘搭公眾交通工具

出行旅遊一定有不少旅人都會想體驗當地交通工具,只要到日本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手機要調靜音,盡量不要在車上講電話,與朋友交談時記得要壓低聲量,車門打開時先下後上,這些都屬於基本禮儀。

更多文章
博愛座之亂不止!李昂悄悄刪除女乘客照片…網紅「個人意見」再爆坐博愛座被老人巴頭
氣象預報》中秋連假恐有颱風攪局,2地區防雨彈!未來一周天氣曝光
為了通過安全審核,AI會「裝笨」!變強之後,它就有可能背叛人類
快訊》屏東大廠爆炸「大火已撲滅」!今早發現2屍體「屍身焦黑、面目難認」增至9死
中國浮現不學英文聲浪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將來在這個世界怎麼就業啊?
去日本只記得買藥品、點心?日幣持續低迷讓iPhone 15世界第2便宜,但有1大缺點
幕後》柯文哲為何非得二度訪美?10月後處理關鍵的3件事
白髮越來越多不是因為變老!醫師教4招抗老養生方法,多吃6種食物讓黑髮長回來
幕後》連民進黨都打聽「阿滿姨」 高虹安政商網絡「林美滿事業體」背後還有狠角色
合作國民黨恐白白送死?黃士修招手柯文哲:郭台銘有民眾黨缺的那一塊
許劍虹觀點:紀念九二四空戰65周年─扭轉中華民國空軍地位的空戰
史景遷專文:天安門─墨寫的謊說,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弘安觀點:台灣淡水河取水暨祭拜保衛湘軍英烈啟示錄
謝錦芳專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能解決缺蛋危機?
楊岡儒觀點:台灣的檢察官讓我心寒
孔令信觀點:網紅錫蘭槓上台媒,假新聞之爭損及媒體聲譽
許詠翔觀點:政府懂產業升級?台灣缺乏的小政府主義思維
觀點投書:欲哭無淚誰來弔民伐罪
觀點投書:快速反應連與中華民國憲兵越南史
唐諾專文:每個人都死了,而故事流傳下來─《白鯨記》.梅爾維爾(2)
觀點投書:世說新語之民調篇
觀點投書:江派勢力遭夾擊─制約習近平力量的削弱
觀點投書:賴清德?民進黨?
屏東明揚廠房爆炸7死3失聯 殉職消防員遺體均尋獲
Lin bay好油緊追進口蛋卻遭恐嚇 管中閔怒批:是誰縱容這些雜碎
屏東爆炸工廠爆勞權爭議 他嘆:勞動部替經濟部擦屁股,縣府到處道歉
塗裝阿帕契首曝光!湖口營區明開放參觀 展演時程、接駁站點一次掌握
《Come兔Together好玩卡》限量開放預購 中秋暢遊北桃最推薦
打破紀錄 雲林縣政府首次同時榮獲2座交通部112年金路獎績優肯定
雲林地方聾人文化特展 張麗善邀全國民眾走進聾人的視界
北市觀傳局攜百家業者簽署永續綠旅宣言 共創友善旅遊環境
屏東加工出口區火警現場還原「未射水就爆炸」 周春米:全力救災 成立聯合善後平台
廢液晶玻璃變身多孔吸附材料 環管署邀集業者觀摩
世界客家研討會登場 用學術研究重建客家人的新視野
桃市府率先發起「屏東大火救助專案」 號召捐助消防員與受災戶
屏東爆炸事故 元大人壽提供保戶慰問金:身故10萬、受傷最高5萬
桃園鐵玫瑰熱音賞校園組決賽 發掘培育更多優秀樂壇新秀
桃市府「靜桃計畫」稽查逾千件 張善政:從源頭杜絕噪音車輛、還靜於民
桃園國慶月主視覺公布 6組在地青年設計團隊展現多元創意
桃市社區關懷據點成長至388處 112年成果展呈現各據點多元特色
桃園區最大旗艦共融式公園動土 張善政:打造親子宜居城市
張善政表揚112年早期療育優良人員 呼籲民眾關注早期療育重要性
「2023桃園科技藝術節」登場 17組國內外多媒體藝術家共同展出
第七屆We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頒獎典禮上海登場 兩岸青年導演匯聚一堂
參加減重特訓班,卻意外失去味覺!國片《大餓》道出世人荒謬的審美觀,故事結局令人心碎
台中國際機場航線再增一航線 「南京-台中」疫後首航23日抵達
公私合作滿足閱讀需求 北屯溪東首座圖書館開工
新北首座歷史建築OT有成 空軍三重一村重新開幕 吃喝玩樂全方位體驗眷村文化
確保台積電用水無虞!楠梓第四座再生水廠公告招商
竹市啟動「光復路行人友善升級計畫」!首部曲「綠門戶」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