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會杯葛的歪風應僅止於此

2023-02-22 05:30

? 人氣

行政院長陳建仁(右)、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中)出席立法院會遭遇杯葛。(顏麟宇攝)

行政院長陳建仁(右)、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中)出席立法院會遭遇杯葛。(顏麟宇攝)

新任閣揆陳建仁甫上任,原訂於17日赴立院提出施政報告,並於國會殿堂備詢,孰知國民黨發動杯葛,讓整體議事程序再次停擺,同時國民黨團強勢要求陳建仁內閣針對四項議題提出說明,包括勞保改革、能源政策檢討、低薪問題因應對策的承諾,以及長照服務人員人力及待遇等問題,矛盾的是,這些議題本可以透過議事殿堂作釐清及應對,但國民黨卻承襲前朝歪風,以干擾議事手段逼迫對手接納己見,令人費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客觀而言,筆者認為杯葛國會的行為,實在不理性;眾所周知,杯葛立法院議場的文化,早年是由民進黨團發跡,因當時在野的民進黨籍席次較少,面對執政黨提出的法案或預算案,若不同於自身立場,隨即動員黨內人士干擾議事進行,以激進手段迫使對手妥協或換取協商空間;儘管在時空背景的轉化下,現正在野的國民黨,卻試圖以相同手法回敬執政的民進黨,屢屢重演癱瘓議場、霸占主席台等行徑,但如此以「脅迫」手段捍衛自我主張的方式,真的是合乎民主精神嗎?

這讓筆者回想及思考,2013年太陽花學運的案例,許多具有特定立場的學生、民代,甚至是政治側翼份子攻佔立法院,並佔據議場長達數十日,為何演變至最後引來社會評價正反兩極?因為抗議過程中,夾雜許多反對人士為捍衛己方意見,進而衍生出許多脫序行為,如:佔據道路、破壞機關設施、大肆亂撒冥紙、挑釁公權力執法者等,並以「民主」的口號合理化一切的荒誕行徑,為的就是「堅守自我主張、反對對手立場」,並用激進手段逼迫執政當局退讓,這實際卻與民主的涵義背道而馳,因此引發不少爭議。

太陽花學運攻佔立法院,阻止《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定。(林瑞慶攝)
太陽花學運攻佔立法院,阻止《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定。(資料照,林瑞慶攝)

立法院暨為民意機關,是由立法委員代表人民進行法案的監督、把關及最終表決,而表決的核心規則,即為「少數服從多數」,並且「多數尊重少數」,簡言之,就是理性溝通、多數決定;畢竟民代是人民選舉產生的,立委席次也正是人民當時的決定,而表決的結果人民也勢必得概括承受(不管結果的好與壞),並非以非理性手段脅迫而達成目的;同時,立法院也握有監督功能,若對執政當局有想法、有疑義、有意見,大可透過質詢程序具體提出並作雙向溝通,才是民代有建設性、負責任的作法。

因此,即便雙重標準是特定政黨的招牌,即便「綠能,你不能」的案例比比皆是,但國民黨也毋須步入後塵,應當回歸正當常軌,在國會質詢殿堂展現應有的專業與理性,將執政的缺失一一揭露讓大眾檢視,並發揮監督把關之責,而非如同理虧的孩子一樣,一味哭鬧吵糖吃,更有被對手詬病「作秀」之虞;國民黨務必走出一條路,一條與民進黨有所區隔的路線與風格,才能有效地建立起人民的信賴與認同。

*作者為地方政府人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