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工智慧協助法官判案,對中國來說是好是壞?

2023-01-27 17:00

? 人氣

(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

在中國,許多案子的審理都有人工智慧(AI)參與。不過,雖然AI法官助理簡化了小額索賠和輕罪的程序,但人們對復雜案件的自動化還是表示擔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不斷投入人力物力發展人工智慧(AI),AI已越來越多地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國家職能中,甚至連中國的法院也在使用人工智慧來協助判案。

2019年,AI法官助理「小智1.0」橫空出世。2021年9月,杭州一家法院引入AI法官助理「小智3.0」協助審理10人向銀行貸款不還的案件。

原本十個金融案件要分開審理,需要審十天,但在「小智3.0」的協助下,「十案聯審」只花了30分鐘。

起初,小智3.0接管的是重複性的工作,如在聽證會上宣布法庭程序。現在,該技術已被用於記錄證詞,分析案件材料,並實時驗證數據庫的信息。

小智3.0主要用於簡單的財務糾紛案件。不過,蘇州的一家法院已經利用類似的技術解決交通事故的糾紛。人工智慧審查證據並撰寫判決書,節省了法官的時間。

小包公智慧量刑預測系統是另一個法律人工智慧平台,也被法官和檢察官用於刑法領域。

該系統能夠根據對案件信息的大數據分析和類似案件的先前判決提出刑罰建議。

「他們希望確保在中國不同地區,刑罰都是一致的」

美國杜克大學法學院(Duke Law School)法學教授喬仕彤向德國之聲表示,「我可以看到人工智慧甚至被中國法院用於刑事案件的吸引力。中國刑事司法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確保統一性。他們希望確保在中國不同地區,刑罰都是一致的。」

不過,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法律和政策學助理教授Li Zhiyu說,在基於人工智慧計算做出的決定可能被認為比人類做出的決定更可信的情況下,使用人工智慧來協助做出更復雜的法律決定會帶來倫理問題。

「雖然法官和檢察官有自由忽略或拒絕這些刑事處罰的建議,但我們不知道他們的決策是否會因為認知偏差無意識地受到影響」,她說。

將法律交到科技公司手中?

在世界範圍內,基於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主要用於優化法律數據庫,讓專業人士和公眾更容易訪問這些數據庫。

在加拿大,智慧電子談判系統 Smartsettle ONE曾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成功解決了一場長達三個月的未付費用的糾紛。

雙方在螢幕上移動旗幟,以表明可能的妥協空間。 然後,該程序使用投標策略推動當事人在不透露其底線的情況下達成和解。

目前只有少數國家准備進一步在法律事務中使用人工智慧。

法國在2019年禁止任何基於人工智慧的判決結果預測,原因之一是避免司法決策數據商業化,因為法院沒有能力自行開發人工智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