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杯底不可飼金魚〉餘波盪漾─陳大禹逃離台灣不是躲避政治迫害?

2022-09-22 05:50

? 人氣

年輕時期的陳大禹英姿煥發,攝於1939年春「福建省政府南洋僑胞慰問團」赴菲律賓公演。(作者提供)

年輕時期的陳大禹英姿煥發,攝於1939年春「福建省政府南洋僑胞慰問團」赴菲律賓公演。(作者提供)

旅居美國的呂泉生家屬日前發表聲明,願意將〈杯底不可飼金魚〉作詞者從「呂泉生」或「居然」重新登錄為「陳大禹」,以往數十年所收到的作詞家版稅,也將在結算之後,交給陳大禹的家屬。台灣的國家通訊社與幾家媒體都有報導,當時我對各家媒體處理這樁舊新聞,卻未訪問陳大禹家屬對此事的反應,頗不以為然,但也了解媒體當下的新聞重點只是在呂泉生家屬首度對此發表聲明,等於正式確認〈杯底不可飼金魚〉的作曲呂泉生、作詞陳大禹。呂泉生著作經紀人事後與漳州陳大禹家屬取得聯繫,並代表呂家致意,這件新聞也可算告一段落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五天前趙琴女士在臉書po上「〈杯底不可飼金魚〉禁歌說?(上)作曲者呂泉生非「受難者」 詞作者陳大禹列黑名單?」除了「罪魁」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還批判各家媒體、莊永明、拙著《陳大禹》,甚至呂泉生家屬,「怎麼又是無中生有的一樁顛倒是非黑白的新聞炒作事件?!」打擊面不可謂不廣。

1939年陳大禹(第四排左四)參加蔡繼琨(第一排左四)率領的「福建省政府南洋僑胞慰問團」,與全體團員合影。(作者提供)
1939年陳大禹(第四排左四)參加蔡繼琨(第一排左四)率領的「福建省政府南洋僑胞慰問團」,與全體團員合影。(作者提供)

如果就趙女士po文設定的標題來看,都是可以討論的議題,趙女士引述《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報導:「由呂泉生作曲,陳大禹作詞的〈杯底不可飼金魚〉至今膾炙人口,…但這首歌在228事件誕生,戒嚴時期曾列為禁歌。於是各家媒體包括《聯合報》、《自由時報》跟進,均以斬釘截鐵的口吻,將〈杯底不可飼金魚〉判定為『禁歌』大肆報導。」她說「而且我對『白色恐怖』四字敏感,也許我在台灣成長的過程裡從未感受到,反倒是這一波波『綠色恐怖』讓人不適!」趙女士是戒嚴時期極富盛名的廣播與音樂製作人,曾多次參與歌曲審查,也主持過包括呂泉生作品在內的音樂會,本來由她來談禁歌或呂泉生是否為白色恐怖受難者是有可信度的,問題是,趙女士po文通篇顯現出來的思維與邏輯,是設定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與媒體報導,「顛倒是非黑白」、「炒作族群對立」,唯恐天下不亂。

趙女士自認未曾聽聞〈杯底不可飼金魚〉是禁歌,她認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網站發佈的錯誤資訊應為始作俑者,而且二二八基金會將呂泉生列為受難者,還為他舉行紀念音樂會,違反事實。〈杯底不可飼金魚〉幾十年來到處傳唱,若未有正式資料證明曾被禁唱,當然可排除它是「禁歌」,但它最近的新聞重點是作詞者由呂泉生正名為「陳大禹」。另外,一般大眾少有認為呂泉生是白色恐怖受難者。

1947年「實驗小劇團」與「青年藝術劇社」等成員於臺灣電影製片場合影,慶祝第四屆戲劇節。中排左一:場長白克、後排左三:林摶秋、後排右四:辛奇、後排右五:陳大禹。.JPG
1947年「實驗小劇團」與「青年藝術劇社」等成員於臺灣電影製片場合影,慶祝第四屆戲劇節。中排左一:場長白克、後排左三:林摶秋、後排右四:辛奇、後排右五:陳大禹。(作者提供)

以往〈杯底不可飼金魚〉作詞者列名「居然」,莊永明認為陳大禹因白色恐怖避居廈門,呂泉生為保護他而隱其名,應是他與呂泉生訪談的印象。趙女士對此不以為然,批評「莊永明的文字一向較不嚴謹,她根據手邊的曲譜,註明了作詞者為『居然』,而『居仁』正是陳大禹的筆名,呂泉生以『居然』標明為作詞者,均可證明在他心中『陳大禹是詞作者』」趙女士這句話何須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