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Z世代拒絕「工作狂文化」,美國年輕人為何也要「躺平」?

2022-09-02 08:50

? 人氣

哈佛大學校園一景。(翻攝自哈佛大學官方臉書)

哈佛大學校園一景。(翻攝自哈佛大學官方臉書)

「別把你的工作太當回事兒」有了一個新名稱:安靜辭職(quiet quitting)。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詞在TikTok上帶來了成百上千萬的瀏覽量,因為一些年輕的職場人士拒絕接受「在事業上要超越期待值」(go above and beyond)的理念,他們便將這種工作熱情不高的態度視為某種形式的「辭職」。這些上班族說,這並不意味著要從企業的工資表上除名。事實上,他們還想繼續領工資——只不過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之外的事情上。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這些TikTok影片中,既有對工作-生活平衡的深刻反思,也有刻薄的笑話,種類之多,不勝枚舉。為照顧家庭,有人對加班設定了嚴格的界限;有人主張朝九晚五,得過且過;還有很多人希望將「我是幹什麼的」與「我是什麼樣的人」分割開來。

當然,每一代人進入職場後都會很快意識到,工作並不總是閒情逸致。無論是對付可惡的老闆,還是安撫受到各種小傷害的自尊心,從來都不容易,而這些經歷是各行各業的打工族一直以來都會有的遭遇。雖然許多人年輕時都說,他們不在乎是否在公司出人頭地,但最終他們都改變了想法。

如今的不同之處在於,這群人可以利用TikTok和話題標籤來更強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些20多歲的人是在新冠疫情時期邁入職場的,因而感受到了疫情帶來的所有負面影響,包括工作與生活的界限變得模糊。許多上班族表示,在當前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中,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反擊」。蓋洛普(Gallup)近日的調查數據顯示,員工的敬業度正在下降。

41歲的克萊頓·法瑞斯(Clayton Farris)說,當他最近聽到社交媒體上流傳的這個新詞時,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在這麼做了——他不再像往常那樣,讓工作中的煩惱佔據著內心。

「最有意思的是,一切依然照舊。」他在TikTok影片中說,「我仍像以前一樣努力工作,我做出的成績還和從前一樣。我只是不會給自己壓力,不會在心裏把自己撕得粉碎。」

根據蓋洛普的調查數據,美國各年齡段員工的敬業度都在下滑,但今年一季度,「Z世代」和較年輕的「千禧一代」(1989年及以後出生)的敬業度在所有年齡層中排名墊底,僅為31%。

蓋洛普負責職場與福利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吉姆·哈特(Jim Harter)說,上班族對「安靜辭職」的描述符合不少受訪對象的特點,他將這群人歸為「不敬業人群」——他們會來上班,但除了完成最低要求,其餘不會做太多。接受蓋洛普調查的1989年以後出生的人群中,有超過一半的人(54%)屬於這一類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