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彥博專文:曾經雄霸一方的亞洲,是否可能再次偉大?評《帝國記憶》

2022-08-16 05:10

? 人氣

《帝國記憶:東方霸權的崛起與落幕,一部橫跨千年的亞洲帝國史》一部以簡明筆觸,一次瞭解亞洲七個帝國發展史的好書。(取自維基百科)

《帝國記憶:東方霸權的崛起與落幕,一部橫跨千年的亞洲帝國史》一部以簡明筆觸,一次瞭解亞洲七個帝國發展史的好書。(取自維基百科)

早在縱橫海上的歐洲殖民帝國在全世界插旗、建立起「日不落」霸業的幾百年以前,亞洲就曾陸續出現好幾個在軍事、政治、文化、藝術、建築與商業上都締造輝煌成就的大帝國。這些帝國的興衰起落,至今仍然影響著世界局勢,而且與身處台灣的我們,也有著切身的密切關係。《帝國記憶:東方霸權的崛起與落幕,一部橫跨千年的亞洲帝國史》正是這樣一部以簡明筆觸,一次瞭解亞洲七個帝國發展史的好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七個帝國,除了最末章的日本帝國之外,其他六個帝國,其發展歷程和締造的文治武功,都與我們原來印象裡那種歐洲式帝國主義殖民強權完全不同。蒙古帝國縱橫陸地,所向無敵,成吉思汗的子孫在中亞一直掌權,直到二十世紀。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布衣,卻能驅逐蒙元,建立中國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帝國。大明王朝以國家力量組織了一支三萬人的特遣艦隊,最遠抵達非洲東岸,目的卻不是征服,不是傳教,更不是建立殖民地,而是要懷柔遠人,遠播國威(還有順便暗中搜索被篡位的建文皇帝下落)。

高棉帝國數百處令人讚嘆的遺跡(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吳哥窟古城了)那極度精緻與富含宗教寓意的寺廟碑銘石刻,還有那發達的水利工程,至今還在向世人分說:帝國的成就不一定要建立在船堅炮利之上。

鄂圖曼帝國版圖一度橫跨歐、亞、非三洲,它和歐洲各基督教王國之間的對峙競合,比二十世紀美蘇兩大集團為時還久,統轄境內各種宗教、民族、風俗文化各異的廣袤疆土,帝國政府長時間採行多元寬容的治理,使得來自各民族、宗教的人才都得以兼容並蓄、大放異彩。十六世紀時的帝國京城伊斯坦堡媲美當今的紐約,堪稱是當時的世界之都。

西元1453年,鄂圖曼帝國海陸大軍攻陷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西元1453年,鄂圖曼帝國海陸大軍攻陷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伊朗的薩非王朝起初只是一個擁有武裝民兵的新興教派,成功地運用宗教權威加持,結合部族效忠,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從十六到十八世紀,薩非王朝讓古老的「波斯」重新煥發生命力,塑造出全新而獨特的文化意象。薩非王朝的遺緒,至今仍然影響著這個地區的地緣政治。

從十六世紀起統治北印度、進而向南擴展的蒙兀兒帝國,原先是中亞的蒙古後裔部族;帝國一開始起步經歷了罕見的中挫:第二任君主胡馬雍在位時便遭遇大敗,流亡到波斯。但是蒙兀兒人卻在接下來扭轉乾坤,不但收復失土,還打造出一個多宗教、多文化而又寬容的國度。在十九世紀中葉覆亡之後,蒙兀兒帝國的遺緒仍舊深刻影響著印度,甚至接續統治印度的英國典章制度。

冀圖「脫亞入歐」的日本帝國是本書中唯一帝國主義殖民強權。台灣是日本取得的第一個殖民地,也成為日本進行統治手段試驗的實驗場與成果展示櫥窗。台灣在日本帝國霸業之中的角色和地位如何?為什麼平平都是殖民地,朝鮮(韓國)與台灣對日本統治者的態度大不同?在本章都可以找到答案。

七個不同發展軌跡的帝國,七位學有專精的專家執筆,要能準確呈現,對譯者來說是一種挑戰。由於《帝國回憶》的寫作原來是面向西方世界讀者,在中文翻譯的過程中,盡量以台灣讀者熟悉的詞語和句型傳達作者原意,並且增補英文原版中若干較不為中文世界讀者熟悉的史事,希望中文譯版的正確程度能更勝英文原版。對亞洲歷史有興趣的讀者,或是對於台灣的前世今生有探索動力的讀者,都可以在這本文字簡明、資訊豐富的書裡,得到滿滿的收穫。

帝國記憶:東方霸權的崛起與落幕,一部橫跨千年的亞洲帝國史。(聯經出版公司提供)
帝國記憶:東方霸權的崛起與落幕,一部橫跨千年的亞洲帝國史。(聯經出版公司提供)

*作者為歷史學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