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去全球化,最大輸家是中國?

2022-06-24 06:10

? 人氣

第二步假設:中國找不到取代泛西方市場的選項

第二步假設的論點是:中國對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商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38%——接近1.3兆美元。如果未來十年中國進入這三個市場的機會減半,該國將需要其他市場來吸收其出口的大約 20%,價值約 6000 億美元(基於 2021 年的貿易數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論點有考慮到中國的雙循環戰略,但認為內需不足以彌補在美,歐,日流失的份額。

用簡單算數鋪陳大膽假設,是「去全球化」論述裡顯著的現象,然而,此假設背後藏著更大膽的假設:歐,美,日有能力在10年內減少一半的中國進口(包含商品與資金)。

理論上,不考慮外力干擾,目前的全球化用了多少時間自然形成,去全球化就要用大約相當的時間實現。即便假設歐美日的強力行政干涉能縮短這個時程,10年就能做到嗎?能的話,戴琪就不必丟出「持續共存」的概念找罵了,直接說以「10年對華貿易減半」為目標即可。

而我們討論的可是天生排斥政府干涉,並總是想方設法遊說以左右政治決策的西方企業。大概誰也找不到願意犧牲利益愛國的西方企業,除非給出合理的安排與補貼,說服企業著眼於中長期利益,但這可非常困難。英特爾應該能獲得不少美國預算補貼吧,但它與中國脫鉤了嗎?

隨著中國「雙循環」架構更倚重國內市場,人民幣的升值將有利促進消費反彈。(美聯社)
中國提出「雙循環」戰略後,更倚重國內市場。(美聯社)

大膽假設 x 大膽假設,很難以簡單算數得出脫鉤結果。

事實是,即便去全球化的預測甚囂塵上,中國的貿易順差,貿易流量,外資投入,是加大而非縮小。中國是展現全球化韌性最顯著的經濟體,主因包含但不完全在於中國穩定的發展路徑與豐富原料,也在於結構轉變必然的緩慢性原則。

只要全球化結構是緩慢變化,就可使各經濟體動態調整適應,包含中國在內。除非極度適應不良,否則不存在真正的輸家。舉例而言,美國雖產業空洞化,但它也是全球化的最大受惠者,目前痛苦的來源是出在內部分配不均,而不是來自全球化。

第三步假設:中國會內爆

第三步假設的論點是:中國會內爆,這是去全球化論述借鑑「中國崩潰論」的看法,高額債務、快速人口老齡化,自爆的房地產行業,折損市場活力的過度監管等等,都是反華人士讀了千遍也不厭倦的內爆事端。

這麼說吧,任何經濟體都經不起拿放大鏡,甚至顯微鏡檢視,沒有弊端的經濟體是不存在的,「中國崩潰論」本身的歷史顯示,它一再錯估與誤判的根源,在於論者自身受困於西方的經濟,政治經驗與教條,打自心底不相信一個「聖經」無法解釋的成功案例。

一切問題都有解,怕的是政治體制產生不了解方,關於此,拿不出解決辦法的是西方,因此只能轉而壓制追趕上來的對手,而不是讓自己跑快點。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