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輝觀點:畢業50年,見證臺灣核電的興與衰!

2022-05-12 13:40
核四成黃花,也意味著終結台灣一代結束的核能人才。(李佳穎攝)
核四成黃花,也意味著終結台灣一代結束的核能人才。(李佳穎攝)

1956年1月1日,清華大學在臺復校,政府給予的重要任務就是培育原子能研究人才。而原子能研究培育主要分為工具及人才,工具為原子爐,人才培育方面就是在清華大學設立核子工程學系!

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先生於1956年兩次赴美,參觀各處實驗室並與美方協定原子爐的安裝,操作人員的訓練事宜,及決定將來採用何種機型的原子爐。1958年3月和美國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簽約,同年冬天開始興建全國唯一也是目前仍使用良好的水池式反應器,並於1961年4月13日達到臨界。

綜觀原子爐之規劃及建立,自1955年開始,至1961年落成,歷時六年,不僅完成了清華建校初期的重要任務,也開啟臺灣原子能研究新頁。

我在民國57年(1968年)進入清華大學的核子工程學系,為清華大學在臺復校第五屆的大學部畢業生,當年班上45個人,許多都是大專院校聯考第一志願考進來的!

那時候,誰知道核子工程是要做什麼?只知,這個系名很好聽,很先進,而且,清華大學的校園很幽雅、很美,又有全國第一座且唯一一座的原子爐!抱著一個對未來並不了解但卻美好的夢來到了美麗的清華校園!就這樣,一個一個高中生被「騙」了進來!

大一、大二的課程跟普通工學院沒有什麼不同,到了大三開始的「核工原理」才略有不同。當年教這門課的老師僅看過小小的敎學反應器,也沒有看過什麼核能電廠,我們只能學一些看不到摸不著的中子分裂反應、放射性度量、原子物理等等。

到了大四,開始學放射線與物質的作用、原子核物理等才漸漸了解,我們和平常工學院學生讀的是有些不一樣,倒是比較偏向理學院的物理系!

當時在學校讀了應用電子學,因緣際會,同學們往電子業及材料科學業發展的幾乎都成了大老闆。

往原子能學術研究發展的都是國內外大學的敎授,副校長及校長,甚至有被延攬入閣的政務官!

只有我們幾個人(個位數)留在台灣電力公司,為實際的核能電廠打拚,也因此見證了臺灣核電的風光與衰退!

民國60年末期至70年代,臺灣極力興建核二廠及核三廠。這是國內積極推動的十大建設之一!而且在戒嚴時代,有誰敢反對?記得當年進台電的工程師,都以核能施工單位或核電廠為首要的選擇!

核能在臺灣的榮景

核三廠完工後,核能發電幾達全國供電量的一半。而臺灣核能發電又曾因容量因數達百分之九十二點二左右,排名全球第四。

回顧當年,從民國71年至民國82年,10年間,核能發電的裝置容量,佔全國裝置容量的30%左右。若以發電量來說明,民國72年,核能發電佔全國的40.8% ,甚至民國74年,全臺灣52.4%的發電是來自核能,到民國81年,核能發電仍是臺灣主要的電源供應方式,佔當年34.6%。當時,燃氣僅佔2.9%,燃煤佔31.6%。

貴鬆鬆的燃氣當年僅佔3至5%,如今則佔40%以上!明顯證明穩定、價廉的核能對臺灣經濟起飛佔有極為重要的角色,它使我們的工業不必受限電之苦並享受廉價的電力。 (相關報導: 王伯輝觀點:孤臣無力回天—核四老兵的殘念! 更多文章

這可以說是核能發電在臺灣的榮景,跟著國際的腳步走,核能安全受到國際監督。

繼續觀看內容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林岳龍觀點:以蒼生為念,執政者你做到了嗎?
吳典蓉專欄:民眾排隊買快篩犯了什麼天條?
觀點投書:WHA美夢再碎,防疫惡夢再起
觀點投書:陳時中的負能量惹怒綠色選民
陶在樸觀點:標槍反坦克導彈在烏克蘭戰爭中的作用及系統動力學模擬
科學實證有效的「呼吸練習」,讓你開會時不再想潑咖啡到那些蠢蛋臉上:《鬆綁你的焦慮習慣》選摘(5 )
2022下半年星座運勢出爐!命理師指5星座人際、事業運大旺,第3名性格「越怪越吃香」
在香港這憂鬱之島,你是想像的主人,還是暴動的棄兒?
「把Omicron病毒當第4劑是錯誤訊息!」專家:與病毒共存是樂觀講法
藍民代爆料福又達賣快篩比賣高端給政府還賺 郭正亮揭澳洲售價斥暴利
「疫情真的緩解了!」沈政男預言北市確診高峰延後到這一天
「台灣疫情曲線與紐西蘭相似」 陳秀熙提3作為避免重蹈紐國慘況
不幸流產竟遭判刑!婦女被控犯下嚴重殺人罪,法院判處30年有期徒刑
中央預估下週高峰 盧秀燕籲市民加強防疫
增設板橋江翠設置社區篩檢站擴大服務量能 侯友宜:看診+PCR+領藥一次服務到位
曝台灣中重症死亡率遠高於國外 台大醫示警:醫療量能考驗才正要開始
黃土水雕塑作「甘露水」高雄開箱 史哲:另一件作品啟動返鄉
關貿網路延續成長軌跡,2022年第一季營收成長15%
Hitachi Vantara連續三年榮獲Gartner主要儲存領域領導者肯定
承億文旅五月超優惠,百變媽咪就來承億文旅 全台6館特色旅宿任挑
威士忌中的獨角獸 費特肯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 隆重鉅獻全球限量珍稀之作
五泰輕軌結合銀河灣計劃 五股、蘆洲攜手補漲
迎戰大學考招!北一女網紅學霸新北市圖分享讀書密技
「幸福河濱LOVE新北」每年吸引逾2700萬人次到訪、大小朋友都開心
旅宿迎擊疫情考驗 續推新北OK標章 備戰未來產業復甦
超復古80年代紅白機躍上眷村牆面《南村有光》光雕秀5月11日啟動
新北居家照護推快速銜接計劃 亞東、慈濟、新店耕莘、新北聯醫先行試辦
小馬可仕當選總統,菲律賓是否會倒向中國
醫療人才的搖籃 「仁德領航」產學合作打造防疫黃埔尖兵
數位轉型里程碑港台跨境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級數位解決方案
下周進入疫情洪峰?侯友宜:「保全醫療量能」是決勝關鍵,滾動式隨時全力迎戰!
市議員肯定陳其邁照顧原鄉需求 盼市府團隊再接再厲服務高雄
視察木柵防疫急門診民眾喊選總統 柯文哲:先撐過最危險的下周再說
信義鄉新興經濟作物 紅玉甜桃甜脆口感5月正值產季
新北試辦「居家照護快速銜接計畫」 65歲以上優先視訊評估、用藥
台灣6月還要升息?央行這份報告點出「3關鍵」,透露利率政策走向
央行第5波打炒房要來了? 楊金龍暗示伺機出手,「信用管制仍有精進空間」
幕後》「國親雙棲」李鴻鈞獲提名監院副院長 綠營高層曝蔡英文決策考量
7、8月才能重返過去疫情水準?蔡英文:現在是能否正常生活的關鍵階段
高市38區推關懷包得來速 陳其邁:效果比預期好
中美最新研究:中國若冒然放棄「清零」,恐導致1億1200萬人染疫、逾150萬人死亡
民間企業捐贈 黑松公司贊助300萬修八卦山牌樓
比燒餅夾油條更肥!營養師公布「中式早餐熱量排行TOP15」,爆肥冠軍騎2小時腳踏車都消耗不完
裕元種子書坊與中市社會局合作 共推親子友善角落
中市國小莫德納疫苗校園接種開跑 市府安排醫療院所到校施打
明起3類人「快篩陽=確診」!通報5步驟一次看懂,視訊診療前先做這件事
串聯兩處熱門步道 中市霧峰生態植物園區步道嶄新亮相
台灣之星直指斷訊因「台電設備故障」 台電反擊暗示業者為省錢釀災
乘載市民文化夢 世界級地標台中綠美圖11日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