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偉恩觀點:俄烏衝突的歷史因素─是誰置烏克蘭於鋒火?

2022-02-26 06:40

? 人氣

頓內次克前線的烏克蘭裝甲兵。(美聯社)

頓內次克前線的烏克蘭裝甲兵。(美聯社)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問題有相當程度之歷史因素,本文旨趣不在綜整歷史,而是聚焦於歐美和俄羅斯的行為分析,提供另一種觀察俄烏衝突前因後果的視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全球新聞目前可以說是一面倒在指責或評議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侵略,但地圖上緊鄰俄羅斯又親西方勢力的國家並非只有烏克蘭,同時軍事抵抗力弱於烏克蘭的國家並不算少,俄羅斯如此堅決選擇對烏動武的背後一定有非比尋常的理由(如果把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列入,這次的軍事行動就是第二次了)。要論肇事責任,北約(NATO)把「東擴」的腦筋動在烏克蘭的身上是難辭其咎。早在1990年代,俄羅斯的領導人(當時是Boris Yeltsin)就已經說過這是俄羅斯無法容忍的事。NATO不信邪,數次做出大膽的東擴之舉,過程中還包括介入烏克蘭的總統選舉,如今俄烏爆發軍事衝突,NATO還有其幕後的東擴推手豈可佯裝清白?

全球對於俄烏問題的認知明顯受到西方媒體的影響與建構,把NATO東擴視為一種對中東歐國家的民主吸納,並且失之客觀的誤信美國對烏克蘭的戰略佈局和利益野心遜於俄羅斯。不論有多少人願意相信,冷戰結束後的俄羅斯其實並沒有反對美國在歐洲駐軍或是希望NATO瓦解;相反地,如果美軍與NATO可以續存於歐洲大陸,俄羅斯在戰略評估上並不認為那將對它的國家利益產生多少影響。這也就是說,俄羅斯對於歐洲大陸的秩序觀是採取維持現狀(status quo)的立場。

真正試圖破壞現狀的修正主義者(revisionist)是冷戰結束後得到最多便宜又貪得無厭在賣乖的美國,Clinton政府在1995年前後開始不斷鼓動NATO東擴。第一波東擴順利地吸納了波捷匈三國,俄羅斯當時只有報怨,沒有任何行動。食髓知味的歐美國家於是接著發動第二波東擴,Vladimir Putin當時就嚴正表態「這樣做很危險」。然而,受限俄羅斯2004年當時的國力,以及那些被吸納的國家都還沒有直接觸及俄羅斯的邊界,事情也就雷聲大雨點小的落幕了。不幸的是,NATO變本加厲,試圖再來第三波東擴,並且將喬治亞與烏克蘭列入吸納名單中。這一次Putin就不是坐而言的口頭報怨和抗議,而是起而行的對喬治亞境內的South Ossetia和Abkhazia發動軍事攻擊,也就是世人皆知的2008年奧運期間的「喬治亞危機」。

上述發生於喬治亞的軍事衝突對歐美確實有一些嚇阻作用,但並沒有全然阻斷NATO東擴的念想,只不過吸納對象改挑兩個軟柿子(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埃西亞)作為2009年東擴的替代。大家不妨思考一下,東擴這件事為什麼自冷戰後就一直成為美國與歐洲某些國家努力不懈的目標?人類或人組成的群體通常會始終不懈,執著以求,必然是看到了某項重大利益。若真心是為了民主價值的鞏固與普世化,美國或歐盟(European Union)何不也認真推行一「南擴」或是「跨海擴」呢?歐洲南方的非洲大陸上還有很多侵犯人權的威權政府,中東、南亞、東北亞等地也有類似的情況,不是嗎?另一方面,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俄羅斯的領導人,坐在Putin的位置,又能容任歐美幾次東擴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