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懂教授胡言亂語,卻沒人發問?「多數無知」問題:《人慈》書摘(6)

2021-10-20 04:20

? 人氣

我們不停打圈子走,對彼此抱著最壞的猜想。沒什麼人出來反抗,於是我們就往我們自己的滅亡行進過去。(示意圖/pixabay)

我們不停打圈子走,對彼此抱著最壞的猜想。沒什麼人出來反抗,於是我們就往我們自己的滅亡行進過去。(示意圖/pixabay)

1963年,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劍橋,年輕的心理學家羅勃.羅森塔爾(Bob Rosenthal)決定在他位於哈佛大學的實驗室嘗試一個小實驗。他在兩個鼠籠旁放了不同的標誌,來標示其中一籠老鼠為特別受訓過的聰明樣本,而另一群則是蠢笨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那天稍晚,羅森塔爾指示學生把老鼠放進迷宮,並記錄每一隻花多少時間找到出路。他沒跟學生說的是,事實上這裡面沒有哪隻動物特別突出──牠們全都是普通的實驗鼠。

但接著某件不尋常的事情發生了。學生「相信」比較聰明的那群老鼠,真的表現比較好。簡直有如魔法。那些「聰明」的老鼠儘管和「笨」的同類沒有差別,表現卻是兩倍優秀。

一開始,沒人相信羅森塔爾。「針對這場實驗,任何部分我都很難發表。」他幾十年後這麼回憶道。就連他自己一開始也很難接受,這裡頭沒有神祕力量來起作用,反而有一個完全合理的解釋。羅森塔爾後來才了解到,他的學生對待「聰明」老鼠──那些他們期望比較高的老鼠──比較溫暖而溫柔。這樣的對待改變了老鼠的行為,強化了牠們的表現。

實驗之後,有一個激進的想法在他心中生根;他堅信自己發現了一個看不見但基本的力量。「如果人期望老鼠變聰明就真的變聰明的話,」羅森塔爾在《美國科學家》(American Scientist)雜誌上推測,「那麼,認為學生若受老師期望就可以變聰明,應該也不會太牽強。」

魯迅的寵物老鼠被吃了。(示意圖/pixabay)
(示意圖/pixabay)

幾週後,這位心理學家收到了一封信。寄信者是舊金山司布魯斯小學(Spruce Elementary School)的校長,她讀了羅森塔爾的文章之後提出了一個無法拒絕的提議。「請讓我知道我能否效勞。」她寫道。羅森塔爾根本不作他想。他立刻動手設計了一個新實驗。這次他的受試對象不是實驗鼠,而是孩童。

新學期開始時,司布魯斯小學的老師得知有一位備受推崇的科學家羅森塔爾博士要給他們的學生做一個測驗。這個「學習變化測驗」會顯示那年誰將在學校進步最多。

實際上那就是一個普通智力測驗,然後,一旦分數結算之後,羅森塔爾和研究團隊就沒在管這分數了。他們丟銅板來決定要跟老師說哪些孩子「天分高」。同時,他們什麼都沒跟孩子講。

毫無疑問地,期望的力量很快就開始發揮魔力。老師們更加關注、更加鼓勵、

更加讚揚「聰明」組的學生群,因此也改變了學生看待自己的看法。這個效應在最年幼的孩子身上最明顯,他們一年內智力分數平均起來就增加了二十七點。增加最多的是那些外貌是拉美裔的男孩,也就是通常在加州會受到最低期望的群體。

羅森塔爾把他這項發現命名為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來自一名神話故事中的雕刻家;他實在太迷戀自己的作品,導致諸神決定讓他的這尊雕像活過來。我們全心投入的信念──不論是真實還是想像──也同樣可以活過來,在世界上產生十分真實的改變。畢馬龍效應就類似安慰劑效應(我在第一章討論過),只是說,這些期望不是對自己有益,而是對別人有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