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踏過煙花,靈光乍現—1970 年代大學生花街演戲行動

2020-12-10 05:50

? 人氣

1970年代的「大學生靈安社行動」在臺灣各地「衝州撞府」

1975年9月,我開始在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中國戲劇組(簡稱國劇組)擔任兼任講師,教授「地方戲曲研究」,另外也擔任學生社團「地方戲劇研究社」的指導老師,基於教學需要,以及個人對「地方戲劇」生態環境的認知,帶著國劇組部分學生參加靈安社,先後學了十幾齣北管戲,參與無數出陣、擺場,並在臺北、彰化、臺南、羅東、南方澳、大甲、花蓮等地「盛大」公演二十場子弟戲。除了第一次由雲門舞集研究會主辦,在臺北市南海路的國立藝術館呈現(1977.2.6),其餘都是應靈安社及地方要求「衝州撞府」,演出名目除了靈安社創社及謝范二將軍開光紀念演出,還包括祝賀神明(霞海城隍、媽祖、保生大帝)聖誕,寺廟建廟紀念(艋舺龍山寺)以及慶祝漁民節、北迴鐵路通車典禮,還有賀壽演戲等等。演出時,文化學生單純扮演前場,靈安社子弟則擔任後場樂師,以及走臺(檢場)、戲棚搭建、舞臺佈置等大小雜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子弟戲在國立藝術館首度登台,由雲門舞集研究會主辦。(照片由作者提供)
子弟戲在國立藝術館首度登台,由雲門舞集研究會主辦。(照片由作者提供)

踏過煙花小街,探觸民間戲曲的靈光

當時的臺北市尚未廢公娼,靈安社曲館所在的歸綏街兩邊妓院林立,這些二十歲上下的大學生,男/女、外省/本省籍各半,不少人出身眷村或軍公教家庭,每周定期從陽明山的學校搭一個小時以上的公車,輾轉到重慶北路與歸綏街口,穿越「營業中」的紅燈區,進入歸綏街116號的靈安社,跟成長背景、年齡、生活習俗迥不相同的「子弟」交陪,一起生活,進而學戲,夜裡再穿過仍是嘻嘩熱鬧的花街柳巷回到住處。除了「學戲」勞累、路程辛苦,常要面對家長、師長、同學異樣的眼光,文化學生來歸綏街116號靈安社,需要極大的勇氣,這項行動在當時的學術界、藝文界或年輕人的世界,完全是異於常情的舉措,不同於當時一般知識青年的流行、時尚,亦非現代藝文行動或社會運動參與。無以名之,可視為「大學生靈安社行動」。

林懷民扮鐵拐李,自創造型。(照片由作者提供)
林懷民扮鐵拐李,自創造型。(照片由作者提供)

重回老時光,為舊書補遺

我在1980年初出版的《野臺高歌:臺灣戲曲活動的參與》(臺北:皇冠出版社,1980年1月)一書,記述1970年代後期的戲劇田野觀察,參與靈安社學戲、演戲的動機與過程。所論述的內容時間上從1975年9月至該書付梓(約1979年8月)前,之後的演出動態則付之闕如,例如臺北艋舺龍山寺祭典(1979.12.2)、西寧北路第九水門靈安社110週年慶(1979.12.18)、長安東路/復興北路口會安樂社頭人祝壽戲(1980.1.15)、花蓮北迴鐵路全線通車紀念(1980.1.30)、彰化永安市場媽祖會爐主過爐、臺南大天后宮新戲臺啟用與高雄霞海城隍廟交流演出(1980.5.18-20)。此外,因文化學生參與靈安社所產生的附加價值——《民俗曲藝》月刊與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創立,以及「民間劇場」(1982.10.10-14)的策劃、執行,也來不及出現在《野臺高歌:臺灣戲曲活動的參與》之中,就這項民間戲曲參與行動的闡述,以及出版品本身的內容記實,皆有缺憾。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