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16年看盡「精神病人」真實樣貌 道破最無助根源:有時候失控的不是「病」,是「人生」

2020-10-22 09:40

? 人氣

活泉之家與傳統精神科最大差異是,傳統是把精神病人視為生理的、要用醫療去處理個人缺損,當今主流則是要跟精神病人一起移除在社會生存的障礙。在會所裡,每個會員都是主體,廖福源幾乎天天都開好幾次會議、跟會員討論就業需求、討論組織運作方向跟接下來要做什麼,讓會員不再只是「病人」,是夥伴、是社群公民、甚至是組織行動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活泉之家的陪伴下,會員做過公民記者去採訪,對象包括萬華珍珠家園的性工作者、檳榔西施、街友:「我們做編輯採訪會議,我們做的是要讓大家看見,當一群瘋子常被報導成瘋子,他們卻來關心社會結構弱勢。」這次「精神病人的房間」特展,也是經過會員一起討論、處理各種疑慮風險、一起完成的。

陪伴精神病人的家屬,也是活泉關心的。在「精神病人的房間」特展,會員翔碩寫下這樣的感嘆:「有些精神病友會被家人遺棄、沒有家庭,很悲哀的感覺。」然而廖福源也深知:「我跟很多家庭合作,每個家庭都撐得很辛苦。」

家人是24小時離不開精神病人的,即便有日間機構可以幫忙分擔8小時,還是有16小時要面對,他們是主力照顧者,卻總被視為讓精神病人穩定的一種「資源」、時常不被醫療機構理解。因此,活泉也設立由家屬組成的照顧者專線,讓願意協助的照顧者可以傾聽、陪伴另一群照顧者,這支專線「0222308830」去年每月約240通來電、一年有2816通,工作人員也可以從中聽到家屬的一些照顧經驗、知識,「家屬有他們自己的小撇步,這些本來都不太被認識。」

說起一切工作有什麼終極目標,廖福源盼望的是讓精神病人有天可以成為「組織工作者」,到那時可以不必再靠專業人員協助、可以有自己的同儕互助團體,也希望用各種展覽與創作達到「文化干政」效果、消除社會偏見才更有機會推進政府的政策。更重要的,廖福源也希望有天可以有「精神病人的文化」,就像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一樣,讓人們可以自然看待精神病人的一切,不是只有污名,而是有他們「生存的文化」。

貧窮、底層、貧富差距、房價示意圖(謝孟穎攝)
「在共同的世界裡,我們其實都在受苦,所以我們不想做某個區隔。談『病』是區隔,但『我們』沒有差異。」(資料照,謝孟穎攝)

「聽懂人的受苦,是社會進步的基礎。」這是廖福源打在投影片上的斗大字樣。廖福源說,或許人們認識精神病人總是會直接連結到「思覺失調」、「憂鬱症」之類的病名,但對活泉工作者來說並不只是「病」,所有為精神病受苦的都是「人」,他強調:「在共同的世界裡,我們其實都在受苦,所以我們不想做某個區隔。談『病』是區隔,但『我們』沒有差異。」

「我覺得我可能是病人,但我也不是病人,我就是一個特別的『我』、獨一無二的我……我有一些特質,這些特質可能符合社會上一些屬性、類別,比如像精神疾病,但這些,都不能代表全部的我。」這是會員小暗寫於「精神病人的房間」的一段話,即便生了病,一個「人」的本質依然無法被忽視。

如今活泉之家以「瘋靡popularcrazy」命名臉書粉絲專頁,廖福源解釋其意義是:「我們有一天,會是風靡全世界的瘋子!」思覺失調、憂鬱、躁鬱、或是社會粗暴貼上的「瘋子」標籤總有一天會不一樣,他們終將找到說話的空間,生而為「人」。

了解如何為努力生存的人們撕除污名、傾聽更多人生,請參考活泉之家近期將參與的特展「2020貧窮人的台北-缺席者的發聲練習」、活泉粉絲專頁「瘋靡popularcrazy」(連結)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