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一張家暴風險地圖說了什麼?科學分析和社區防治還有話要說

2017-03-09 06:20

? 人氣

報導所指的家暴重災區,可能正是防治模範區。風險地圖若要導引資源配置,在繪製圖面時還需要納入家暴成案資料、人口密度、貧窮率或失業率、區域福利中心和其他服務據點等層次。(資料照,顏麟宇攝)

報導所指的家暴重災區,可能正是防治模範區。風險地圖若要導引資源配置,在繪製圖面時還需要納入家暴成案資料、人口密度、貧窮率或失業率、區域福利中心和其他服務據點等層次。(資料照,顏麟宇攝)

風傳媒於三月六日報導「面對家暴,只能被動挨打嗎?公部門大挑戰,大數據這樣防家暴」,介紹台北市社會局製作家暴風險地圖的始末,記者王彥喬採訪家庭暴力防治中心陳淑娟主任,指出這是公部門運用數據資料的積極作為,並說明對於個人資訊管理以及數據詮釋的諸多努力。結合相關報導來看,該地圖打破了人們對於家庭暴力集中在老舊社區的刻板印象,然而在圖像呈現以及後續作為方面,公部門相關單位可以再思考社區在家暴防治的既有投入和長遠角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目前公布的台北市家暴風險地圖以村里為單位來呈現色塊,可能導因為果,破壞了基層社區繼續投入防治的意願。誠如該記者另則報導「台北家暴地圖首度曝光!家暴熱區和你想的不一樣」,通報資料不等於家暴發生率,通報熱區很可能不是最需要提升防治工作的社區,而是反應出社區組織及鄰里成員對於家暴具有高度意識,能夠辨識風險因子且願意進行通報,在第一時間和地點就引入必要的公共介入。換句話說,報導所指的家暴重災區,可能正是防治模範區。風險地圖若要導引資源配置,在繪製圖面時還需要納入家暴成案資料、人口密度、貧窮率或失業率、區域福利中心和其他服務據點等層次,結合家庭暴力可能成因和防治資源雙方面來分析,這部分可以借重社區研究及地理資訊方面來作更細緻的考量。

20170305-SMG0034-S02b-風數據/家暴專題。台北家暴地圖。切割圖1。
通報資料不等於家暴發生率,通報熱區很可能不是最需要提升防治工作的社區,而是反應出社區組織及鄰里成員對於家暴具有高度意識,能夠辨識風險因子且願意進行通報。圖為台北家暴地圖。切割圖1。

再者,家暴防治不只是家防中心和社工等專業人員的責任,目前已有許多社區發展協會及社區型社會服務組織投入其中,本人及陳宜珍博士於2016年的家庭暴力社區防治研究發現,有別於公部門介入對這些家庭所帶來的負標籤效應,社區型組織的宣導教育和關懷支持,具有符合在地脈絡和理解個別歷程的優勢,是相當值得推展的初級防治取向。實務操作上並不是「全台456個里有同樣的罐頭式文宣」,有心的社區型組織已靈活地戲劇、趣味活動、教育訓練、通訊軟體等多元方式進行宣導,結合服務據點空間、在地志工、教育及衛生單位、區域會議等方式形成防治網絡,在社區自主建立了愛心商店或巷長等通報窗口,自掏腰包也運用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家暴防治、社區發展、安全社區等獎勵補助。

20170225-家暴專題,家暴場景模擬。(顏麟宇攝)
家暴防治不只是家防中心和社工等專業人員的責任。(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北市家防中心以實證資料作為家暴防治資源配置的作法值得肯定,在公部門和專業服務的思考之外,本人以為還需要社區取向的防治作為。在地行動者在社區裡面臨諸多阻力,仍有民眾欠缺正向處理家暴的概念所以視而不見,地方政治人物則擔心重大家暴案件的報導會影響房價;在體制面的挑戰則有政策片斷、人員欠缺進階知能、與公部門和相關單位的合作需要時間磨合或第三者整合等。該報導所指的家暴高風險區,里長在受採訪時紛紛表示「很少聽到!」「哪有很多?」——這些反應呈現的未必是其不知情或無作為,實在是不希望引發居民負面觀感,或是抺滅基層既有的努力。地方及中央政府相關單位在初級防治上未必要親力親為,若能持續補助獎勵社區型組織從事家暴防治,另針對志願人力所欠缺的進階知能提供訓練及宣導工具,或是支持民間難以跨部門、跨組織推動的區域網絡,更可以各展所長。

*作者為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