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誰搞出高房價?彭總裁為什麼那麼不爽?

2014-06-09 15:02

? 人氣

彭淮南與張盛和在總統面前為高房價的責任爭辯─高房價,是你的責任!(風傳媒影像合成)

彭淮南與張盛和在總統面前為高房價的責任爭辯─高房價,是你的責任!(風傳媒影像合成)

原來,高房價不僅是8成民眾心中的痛與恨,也是政府各單位急欲撇清「跟我無關」的議題。央行總裁彭淮南與財政部長張盛和,在總統面前為高房價的成因爭辯,可作如是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那麼,到底誰是誰非?是低利還是稅制才是造成高房價的元兇?答案是以上皆是;但如要追究政策責任,則是財政部的稅制責任遠遠高於央行的低利責任。

這波高房價的近因的確與低利率脫離不了關係。低利加上全球的QE(量化寬鬆)帶來的資金潮,找不到其它生產面投資機會的資金,全部湧入房地產,讓台灣房價連漲10年,中間的海嘯與不景氣頂多讓房價上漲幅度減緩或稍有暫停,。

但會讓台灣的高房價時常拿到「世界頂尖」─如去年房價漲幅14%居全球第二,台北房價所得比15倍,甚至超過香港高居世界冠軍─則是台灣的稅制造成。台灣的房地產稅制實在是炒作投機者的天堂樂土。

與房地產有關的稅,概略可分持有稅(包括地價稅與房屋稅),及屬於「機會稅」的資本利得稅(土地增值稅與房屋交易所得稅),兩者幾乎都是全球最低。中研院上周公布的賦稅改革建議書中就指出,「擁有2000萬房屋1年繳納房屋稅與地價稅約新臺幣2萬元,比擁有一部2000 CC轎車所需繳納的牌照稅與燃料稅之總和還要低。」

台灣房屋持有成本大致是房屋價值的千分之一,國外大概都是1-2%,我們只是人家的10分之1。這種稅制,擺明了獎勵大家囤屋。因此,我們看到台灣的空屋號稱有85萬戶(營建署數字,央行的數字是144萬戶),空屋率超過10%,是鄰國的2-3倍以上。空屋雖多但價格卻降不下來,也因此同時存有不少無殼蝸牛買不起房子,這種詭異的現象,就是拜超低持有成本、大家有本錢囤房所賜。

台灣房地產持有成本遠低於其它國家。(資料來源,中研院稅改建議書)

不僅持有稅低,對買賣房屋獲利者,台灣的稅制亦極盡「仁慈」之能事。賣房獲利需課的資本利得稅的課稅基準平均只有市價的2-5成,而且是2-3年才調整一次。如果你是短進短出,賣出房屋時這些課稅的基準未調整,幾乎就不必繳交任何資本利得稅。

中研院的報告中估計從2001年到2013年底,投資台北市的房地產的投資報酬率為305%─以實際例子計,2001年投資1千萬的房子,2013年時賣出,獲利2、3千萬,要繳的稅只有數十萬元。中研院估計的不動產資本利得稅率只有1.66%。但國外的稅制,不論是單獨課稅或併入所得稅課徵,大概都在20-30%以上。

房地產報酬率高但所課的資本利得稅只有1%多。(資料提供:中研院稅改建議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