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行數位監控、日本文化攻佔美國 當幻想已成現實,台灣電馭叛客走到哪?

2020-02-16 09:50

? 人氣

中國政府為監控人民撒下天羅地網,海康威視(Hikvision)是代表企業(AP)
現今科技下,統治者控制人民的手段更為進化。圖為中國海康威視(Hikvision)監控畫面。(資料照,美聯社)

日商崛起、資本入侵 美國創作者想像「被日本文化殖民的未來」

東方主義,或者東方元素,是電馭叛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銀翼殺手》中,可見未來都會裡,巨大的銀幕播放亞洲臉孔的廣告,街道裡也可見中國城、壽司攤位,是亞洲元素拼貼進西方都會的樣貌,如此混雜的背景,則和日本的崛起有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本儘管身為遭逢原爆的二戰戰敗國,經濟卻依然快速崛起,至1964年已能舉辦東京奧運,70年代則因石油危機,由製造業轉型發展半導體、集體電路等科技產業,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當時,強盛的日商挾帶雄厚資本,大舉進軍美國,洛杉磯房地產被日本人大舉侵占,索尼(SONY)以34億美元天價收購哥倫比亞影業,三菱集團則以14億美元買下曼哈頓的洛克斐勒中心,就連帝國大廈也一度被看上,林林總總的日商資本在美國攻城掠地,直到泡沫經濟發生才告終。

銀翼殺手劇照(取自Youtube)
電馭叛客想像的未來都會,是東方元素入侵後的西方城市。圖為《銀翼殺手》電影劇照。(資料照,取自Youtube)

「當時對資訊敏銳的創作者來說,他們在想像未來時,就會想像東方很強盛的未來。」馬立軒指出,這或許也是一種恐懼,美國創作者擔憂會被亞洲超越,或被日本文化殖民,而難攻博士也說,80年代的西方社會,面臨來自亞洲,尤其是日本的異文化入侵, 因此電馭叛客作品想像的未來,多是西方都市景觀,被亞洲藝術入侵,形成文化混搭的景象。

馬立軒也談到,電馭叛客裡的東方主義,會隨年代有不同變化,像《神經喚術士》時還沒發生泡沫經濟,所以把日本設定為文化強國 ,當時的東方主義較注重在日本,但泡沫經濟後,90年代的作品可能會出現韓國或中國,也有的是中華民國。

資訊接收迅速、文化底蘊深厚 日本電馭叛客發展幾乎與美國同步

而在這個東方想像的源頭,也就是日本本身,電馭叛客的發展又是如何呢?馬立軒指出,「日本厲害是,電馭叛客的發展,幾乎是跟美國同步開始。」如《阿基拉》漫畫版於1982年開始連載,儘管當時電馭叛客還沒被正式定義,《阿基拉》其實也沒那麼符合電馭叛客,但到了1989年的《攻殼機動隊》漫畫,就很明確吸收西方80年代的電馭叛客元素,並創造屬於日本自己的故事。

「日本跟很快的原因,是因為沒有資訊封鎖。」難攻博士解釋,1984年《神經喚術士》出版,而日本在1986年已經有日文譯本,此外他們對新科技接收的速度也很快,所以相信日本80年代的創作者,也會在差不多時期接收到如生物科技晶片、網際網路、人造人、仿生人等資訊。

人工智慧遭濫用具有風險,美國學術機構紛紛探討AI道德議題(資料照,AP)
當西方開始討論人工智慧、基因工程時,日本也迅速接收相關資訊。(資料照,美聯社)

但接收之後,又要如何轉化?如1995年的《攻殼機動隊》劇場版,以香港為背景的美術設計,迄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對此馬立軒說明,美國第一代電馭叛客,想像的東方靈感多是來自日本澀谷,而日本想像的東方則是香港,當時香港是經濟崛起的地方,此外《阿基拉》的反叛故事,則可能參考自南韓80年代的抗爭,或日本本身60年代的左翼運動,某種程度上是參考其他國家,或過去的自己。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