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從《倚天屠龍記》到《刺客信條》,為何我們總是誤解阿薩辛派?

2020-01-19 07:10

? 人氣

馬可波羅前往中國並返回威尼斯的路線圖(取自維基百科)
馬可波羅前往中國並返回威尼斯的路線圖(取自維基百科)

故《倚天屠龍記》的敘述雖精彩,但由史實觀之,霍山與明教(摩尼教)其實沒什麼關係,"山中老人"則是誕生於歐洲遊記文學的舶來品,這個名號不僅從未在西域流行過,甚至連霍山自己都不知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尼札爾派與"阿薩辛"之名

而馬可波羅除貢獻"山中老人"之名外,也形塑了歐洲往後幾百年的"阿薩辛"印象,這才有了今日的《刺客信條》。如前所述,所謂阿薩辛派在歷史上的正式呼應為"尼札爾派"或"伊斯瑪儀派尼札爾分支",然而"阿薩辛"之名的流傳,除了有賴馬可波羅的推廣,也與蒙古西征息息相關。

當年蒙哥大汗派遣轉運使常德出使伊兒汗國,覲見旭烈兀。隨行者中有位名叫劉郁的書記官,其將這段經歷寫成了《西使記》,記述出使見聞及旭烈兀攻滅中亞的經過,裡面曾提到"穆錫國"被滅的過程:

"近西南六七裡,新得國,曰穆錫,其牛皆駝峯,黒色。地無水,土人隔山嶺鑿井,相沿數十裡,下通流,以溉田。所屬山城,三百五十,已而皆下,惟簷寒西一山城,名竒塔蔔,孤峯峻絶,不能矢石。丙辰年,王師至城下,城絶髙險,仰視之帽為墜,諸道並進,敵大驚,令相和卓納色爾來納欵,已而,烏爾古納蘇勒坦出降。蘇勒坦,猶國王也。其父領兵,別據山城,令其子取之,七日而陷。金玉寶物甚多,一帶有直銀千笏者。其國,兵皆刺客。俗見男子勇壯者,以利誘之,令手刃父兄,然後充兵,醉酒,扶入窟室,娛以音樂美女,縱其欲,數日複置故處,既醒,問其所見,教之能為刺客死,則享福如此,因授以經呪,日誦,葢使蠱其心志,死無悔也。令潛使末服之國,必刺其主而後已。雖婦人亦然。其穆錫國,在西域中最為兇悍,威脅鄰國,霸四十餘年。王師既克誅之,無遺類。"

所謂穆錫國便是尼札爾派,"穆錫"兩字源於阿拉伯語的無神論者(Al-Mulahid,阿拉伯語:الملحد)一詞,是遜尼派對尼札爾派的蔑稱;除"穆錫"外,元史中也譯成木剌夷、木羅夷、木乃奚、沒裡奚等。《西使記》約于1263年成書,並於19世紀傳入法國,為漢學家所用。

而馬可波羅對尼札爾派的記載其實與《西使記》相去不遠,即以美酒、美女供刺客享樂,使其誤會自己身處天堂;待刺客清醒後,再洗腦之:只要奉主道執行暗殺任務,壯烈成仁後便能進入天堂,永遠享受此等歡愉。只是馬可波羅又多加了一點《西使記》沒有的描述:

山中老人會讓刺客吸大麻(hashish,阿拉伯語:حشيش),以迷幻其心志,加深"天堂"的實境感。故其宗派又名阿薩辛派(Assassin),所謂”阿薩辛”即為大麻(hashish)的阿拉伯語原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