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合議制還是獨任制?國民黨主席與中常委衝突中的制度性因素

2017-01-15 06:30
國民黨行動中常會去年12月在新北市三峽區舉行,由主席洪秀柱主持,與會者眾多。(資料照,陳明仁攝)
國民黨行動中常會去年12月在新北市三峽區舉行,由主席洪秀柱主持,與會者眾多。(資料照,陳明仁攝)

一、中常委:黨主席的例行報告對象

本文在第二篇探討國民黨的黨內制度及權力運作時曾提到,雖然在制度上,中常會被設計為國民黨的中央權力機關,不過由於黨內制度卻賦予黨主席更大的權限,綜理黨務且身兼中常會主席,(黨章第17 條),擁有部分指定中常委(黨章 22 條)和許多黨職的指派權力,就使得中常會中央權力機關的功能,在實質上被黨主席一人所取代,讓中常會其他的中常委有淪於黨主席的例行報告對象之嫌。

而造成此現象,除了前述所提,由於黨主席權限過大外,事實上,亦因黨內制度在相當程度上限制了中常會的功能。舉例來說,中常會的常務委員即被設計多達 39 人(黨章 22 條),僧多粥少,因此在人數過於眾多的情況下,就嚴重稀釋個別中常委的權力以及中常會實際的議事能力。因為中常會在制度上,1 周僅在周3 召開 1 次由黨主席擔任會議主席的 2 小時例會,(中常會議事規則第 2、4、8 條),中常委要發言還須事先經過登記,每案以 6 人發言為原則,且僅能發言 3-5 分鐘(中常會議事規則第 8 條),其議程甚至由黨主席任命的秘書長編定(中常會議事規則第 5 條)。

這也就是說,1 位中常委在多數時候,僅能在每周 1 次的 2 小時例會上,與其他38 位同僚,針對黨主席優先編排的議程,爭搶 15%左右的 3 分鐘發言,最終讓多數中常委,在多數時間僅能聽取黨主席及報告人、同僚的報告,難以表達自身意見。

另一方面,中常會在最重要的表決規則上,僅粗糙規定以舉手方式行之,必要時才可用無記名投票為之(中常會議事規則第 9 條)。而所謂的粗糙,即在於中常會議事規則並未明訂舉手方式,使得會議主席,即黨主席可以用反面意見舉手,降低中常會否決議案通過的可能。此即是說,如果採取反面意見舉手,那不舉手的中常委就會被視為同意該議案,因此在許多中常委顧忌成為少數舉手反對的孤鳥,或是不願公開反對黨主席之議案的情況下,就使得中常會時常是在沒有反對意見,或是不舉手反對人數多於舉手反對人數的情形下,通過表決。這也同時造成中常委若不支持黨主席的議案,則更傾向於以缺席來表示反對。近日發生的中常委集體缺席事件,即屬如此,以集體缺席的方式,否決洪秀柱所欲推動的黨主席提前改選案和黃復興黨代表合併一般黨代表案。

二、中常委合議制:黨主席權威的下降

承前所述,由於歷史因素,雖然國民黨中央的最高權力機關在制度上為中常會,然而由於黨主席被賦予相當大的權限,就使得國民黨中央的運作更近於黨主席集權的獨任制,而非中常委合議制。這樣的權力運作,在民主化前,由於黨主席具備極大的權威,因此得以順暢運行。然而在民主化後,黨主席即使擔任總統,亦無法再具備同等權威,黨內時有摩擦發生,更不用提黨主席在不擔任總統,或是不被期望能選上總統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黨內衝突 (相關報導: 國民黨主席之爭》郝龍斌:要破除「瞻望上意」的宮廷文化 更多文章

所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中央已不適合在採取黨主席獨任制的運行結構,而應往中常委合議制的方向改革,否則只會讓黨內衝突不斷循環。這也就是說,國民黨中央必須將過往受到黨主席(黨中央)箝制,卻在民主化後重要性提升的黨內組成納入黨中央的權力核心之中,例如前兩篇所提的地方菁英和立院黨團,讓這些黨內重要組成事前就可以參與黨中央的決策運行,產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和策略,而非是在黨主席一人決策之後,受到黨內的抨擊。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朱駿觀點:歷史是有真相的,不是愛怎麼搞都可以的!
科技新觀點》Uber強顏歡笑─想喝咖啡嗎?
觀點投書:海倫清桃造假的背後
觀點投書:高鐵南延,屏東連「門」都沒有!
觀點投書:菸害防制要稅要捐又要罰 衛福部根本金光黨
歡待酒—《陳釀時光》選摘(2)
「像大家拿智慧型手機,政府卻拿舊手機」前政委蔡玉玲:需要彈性的法令
機械潤滑油做包子 業者喊冤:對人體無害
慢性病友過年也能開心吃年糕!台北榮總研發3款「益壽年糕」
英捷專案》中美洲之行最終站 蔡英文寫下這8個字
「民進黨沒有全面執政的態度」 守護民主平台:只把議題攤出來,讓民間互相吵架
日本入冬最強寒流來襲 57萬考生冒雪參加大學入學測驗
年金改革座談》出席代表反駁林萬億「繳得少少,吃得飽飽」要求道歉
英捷專案》記者爭取一例一休 蔡英文:媒體要自立自強,去跟老闆說嘛
虎鯨和人類一樣有更年期 母女競爭是關鍵
台中國家歌劇院租給直銷公司辦活動 黃國書:把國際建築搞成三流場館
轉眼12年 王建民初登板影片放上YouTube 勾起球迷熬夜看球回憶
新北市長人選支持度敬陪末座 黃國昌:沒必要把我放在上面
黃志芳接任外貿協會董事長 力推新南向政策
英捷專案》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舊金山 考察矽谷創新產業
時代力量2周年感恩黨慶 民進黨人士一概缺席
賴清德2020年挑戰蔡英文總統大位?段宜康:故意挑撥鬥爭
參加年金改革抗爭會記大過?警政署澄清是網路謠言
習近平即將到訪 瑞士限制藏人社區抗議
桃捷營運前最後招募 萬名考生錄取率1.9%
以LINE假冒親友名義詐騙頻傳 刑事局提醒應定期更換密碼
打響廢除歐巴馬健保第一槍?美國國會通過預算調節程序
美眾議員再推《台灣旅行法》 盼讓台灣官員可會晤華府高層
食品級機械潤滑油拿來做包子?食品公司面臨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