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養貓熱!貓型人社會來臨,反映人們「宅、懶、獨」特質?

2019-12-07 12:00

? 人氣

全台寵物展1年上看20檔,更有策展單位看準年年成長的貓奴消費支出,將推出貓的獨立商展搶生意。(攝影者/楊文財)

全台寵物展1年上看20檔,更有策展單位看準年年成長的貓奴消費支出,將推出貓的獨立商展搶生意。(攝影者/楊文財)

貓咪帶頭衝,台灣「毛小孩」比「真小孩」多的時代即將來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內政部與農委會數據推估,全台家貓與家犬總數,最快在2020年下半年,將首度超過15歲以下孩童數;2021年的台灣毛小孩總數將達近300萬隻的史上新高,比同期的孩童數多出12萬以上。

台灣最權威寵物雜誌《哈寵誌》根據農委會動保資訊網數字推估,台灣家貓今年達90萬隻,雖然數量仍不及家狗,但過去8年內卻成長197%,成長幅度遠遠高過狗的48%,貓商機達近200億元。

犬型社會「貓型化」,主張獨立自由

日本評論家古谷經衡在2016年出版《希特勒為何討厭貓》一書,曾分析指出,日本的毛小孩趨勢轉變,是因為已經從戰後崇尚集體主義、服從精神的「犬型社會」,進入到現在追求自由、獨立、個性主張的「貓型社會」所導致。

台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李明璁說,狗像小孩、貓像伴侶,前者飼主需要遛狗,比較有照顧責任,付出時間;後者飼主不必遛貓,照顧形態彈性,時間較自由。當人類在既想要陪伴、又不想要有負擔感,就選擇養貓,「不難想像,未來會是個貓型社會。」

貓型社會有怎樣的特質?答案:一個「宅、懶、獨」的新社會。

在《哈寵誌》2016年的飼主自我形容調查中,「宅」就名列貓奴5大自我形容詞之一,貓奴跟貓一樣有地域性,比起出門更喜歡待在熟悉的家中,不像狗主那麼熱愛戶外活動,這也代表這群人對網路的依賴度比狗主更高的傾向。

「懶」,這不只是貓慵懶的生活形態,也是指現代人因為忙到分身乏術,因此被迫連養寵物都追求高CP值。

宏碁集團旗下的智榮基金會副執行長李竺姮,剛完成273位飼主入戶深度訪談的「聽聽貓奴狗主內心話」調查,她的一大發現就是,養狗要遛,養貓不用遛,貓待在家,只要飼料、貓砂盆,就會照顧自己,吠叫頻率低且分貝小,不容易引起鄰居抱怨。此外,體型小、垂直化的生活模式,就算住小宅也能養,相對容易融入都會生活的優勢,正是台灣養貓人口大增的一大原因。

另一個貓崛起的有趣現象是,品種迷思被打破,米克斯(混種貓)變成獨領風騷、獨占7成的最熱門貓種,這顯示新世代不追求名牌、不崇尚品種、重視族群平等的特性,只要是貓,都一視同仁,不再用價格去衡量貓的價值。

YouTube寵物頻道,粉絲數突破30萬人的3大台灣貓網紅:黃阿瑪的後宮生活、豆漿、好味小姐,清一色全都是米克斯貓。

「獨」,一方面指貓相對獨立;另一方面也反映貓奴單身、不婚、少子等孤獨的生活方式。

貓托邦創辦人陳遵丞受這股貓奴趨勢啟發,一年多前做起貓保母的到府服務生意,至今服務近兩千隻貓小孩,他在過程中發現,無法生小孩的同志家庭、不想受小孩打擾的頂客族、喜歡一個人生活的單身貴族,都是養貓大戶,他們透過貓來補足沒小孩或沒伴侶的心靈空白。

因此,養狗者被稱為「狗主」,但養貓者卻自甘為「貓奴」,一個是主人,一個是奴才,甘願為奴的飼主角色,也呼應社會價值觀的轉變。

當老年人需要貓的陪伴、年輕人喜歡貓的獨立、都市環境對養貓有利等多重因素下,毫無疑問,貓咪在台灣寵物圈的地位,將扶搖直上。

接下來,無論是住宅、職場、店面,都可能因為貓咪當道而改變。台灣可能像日本出現「東京貓不動產」、「貓屋.com」等,專門仲介能夠接受與貓同居,甚至是專為貓設計的住宅。

融合冷酷與溫暖的特質,正符合人們心中渴求;這也預告,一個更崇尚自主與幸福的價值觀,正在台灣,逐漸成形。

作者/林洧楨、吳和懋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