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製造業的城市,必然衰敗:珍雅各《城市經濟學》選摘(2)

2016-10-29 05:20

? 人氣

珍雅各認為死守製造業的城市,必然衰敗,包括台北等大都會全部以服務業為主。(呂紹煒攝)

珍雅各認為死守製造業的城市,必然衰敗,包括台北等大都會全部以服務業為主。(呂紹煒攝)

雖然我們無法預測一個城市的未來,但倒是可以預知什麼樣的城市會成功、哪些會衰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通常,當新商品與新服務出現,企業的主流運作方式,也會跟著改變,這種改變通常是大規模的、漸進式的。例如過去製造業的主流是靠手工生產,後來被大量生產取代。但「大量生產」其實不是現代經濟的產物,早在很古老的時代就已經出現過。例如羅馬帝國,就曾大量生產過油燈、陶器和其他器皿。

「大量生產」是製造業的終極使命嗎?還是說,未來會有比「大量生產」更理想的形式?回答這個問題以前,讓我們先看看經濟活動中的「組織工作」〈organizational work〉,是如何演變的。

過去,製造業的主要生產方式是靠手工,而將製造業「組織」起來的,則是貿易商。換言之,貿易不只是一種商品交換,也是一種將各種經濟活動組織起來的經濟活動。當時從事製造業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成為貿易商,因為這樣才能做更大的生意。

但是,現在卻不會有汽車製造業者想要成為汽車經銷商,相反的,今天的製造業已經成了帶動其他經濟活動的軸心,包括很多類型的貿易與服務。製造業不再只是製造東西的工作,還是一種組織其他經濟活動的活動。這種變化,正是隨著大量生產的興起而誕生的。亞當.斯密觀察英國這個十八世紀最先進的經濟體時,就發現了這條未來經濟發展模式的線索。在當時,大量生產並不是製造業的主要形式,但亞當.斯密卻已經看出它是明日之星。

我相信,在未來的先進國家裡,製造業將會失去今日在經濟活動上的主導地位,一如貿易商曾扮演過主導角色、後來被製造業者取代一樣。取而代之的,是服務業。

辦公設備就是一個明顯例子。過去,人們會購買打字機、答錄機、計算機等辦公用設備,就算購買時有需要同時搭配服務,例如定期維修、簡單的使用訓練、舊機器換新服務等,但這些服務只會是附屬性質。

然而現在,有些新型態的辦公室設備卻不是這樣賣的。顧客之所以購買這些設備,為的反倒是服務,例如記帳和製作薪資單的設計程式、銷售和庫存分析等等。設備只是附帶的,服務才是重點。有時你甚至不必去買那些設備,而是可以委託給電腦和數據處理業者,由該業者自行購買或租賃需要的設備。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服務活動未來都將是其他經濟活動〈包括製造機器的活動〉的核心。

未來的汽車製造商,同樣不太可能像今天這樣,繼續主導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向。取而代之的主導力量,將會是「運輸服務業」,包括出租不同汽車給個人,以滿足不同需要的租車業者。汽車製造業者會按照不同服務業的需求,生產特定的汽車。未來大城市的服務業,需要非常多不同製造業者的產品,而服務業的規模也可能會比製造業者更大。但不管怎樣,這些業者通常都是從小公司起家,然後隨著引入更多創新而坐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