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觀點:鬧場不如貢獻 台灣何不推動NGO聯合國?

2016-10-21 07:10

? 人氣

網絡科技裡有個名詞叫做Mirror Site,一般翻譯作鏡像網站,鏡像網站是指A、B兩個網站A是主網站,B是副網站,B網站的內容和數據與A網站完全一樣,彷彿是從鏡面反射A網站的內容。我們雖然不能加入聯合國的相關組織與機構,但只要我們認同它們的理念宗旨,何妨援引Mirror Site概念,在台灣成立一個個對應的組織(姑且稱之為Mirror Organization),有點山寨,又不很山寨。譬如,對應於聯合國的專門機構,我們可以在台灣成立「世界教科文發展組織」「全球糧食及農業發展會議」「世界勞工問題論壇」「全球氣候變化與大氣科學會議」等等,邀請各國相關的學術研究機構與非政府組織與個人,定期會議,集思廣益,向全球發聲,提供建議和問題解決方案,善盡世界公民的責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建議一經採納實施,估計可以達成下列效果:

第一,開闢國際交流的領域和空間;

第二,主動出擊,藉以培養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和語文人才;

第三,廣結善緣,增加國際能見度;

第四,附加價值則是調整台灣觀光事業的重心,開拓新的高端客源。

不說Mirror Organization,單單瞧一瞧現有可參與的59個非關聯合國或關係不緊密的國際組織,也還是能產生許多創意呢!

37個有會籍和22個台灣可以觀察員身分參與的國際組織當中,大多數是在1990年代以後成立的,這意味著,新興科技的發展,使得國際間新生事務不斷湧現,人類社會需要更多的合作組織,也意味著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對象,不必限於既有的國際組織,而可以是新創的;可以是台灣與其他國家共同發起的;也可利用既有的平台,提出創新的議題,擴大國際討論。譬如,台灣大可以利用節能減碳以及碳足跡的概念,敦促各國草擬新一輪的貿易協定;或是利用公平貿易以及人權的議題,敦促各國重新檢討關稅議題。

然而,檢視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績效,我必須說,長期來,我們重視的,是文字遊戲,是政治外交鬥爭的過程,對於國際組織所倡導的理念、推動的工作,其實,我們並不是那麼在乎。從國家發展的角度看,這毋寧是本末倒置。

追求降低地球均溫1.5度C的2015年《巴黎協定》12日出爐。(照片:美聯社,製圖:風傳媒)
追求降低地球均溫1.5度C的2015年《巴黎協定》12日出爐 台灣當然無緣參與。(照片:美聯社,製圖:風傳媒)

悲情打不開空間 國際參與也要創新 

台灣如果真想讓自個兒成為相關國際組織裡不可或缺的腳色,必須即刻起,蹲下身型,扎穩馬步,以外交部為平台,延攬與59個國際組織議題有關的國內專家學者,成立顧問團,擴大外交部的編制,招攬各種專業背景的碩博士生進入外交部服務,除給予傳統外交領事人員的專業訓練外,並輔以各個國際組織相關的專業訓練,結業後,再根據各個國際組織的所在地,將這批外交尖兵派駐各個駐外使領館與代表處。譬如,派駐東南亞各國者,必須具備醫療器材、蔬菜生產、農業合作、鮪魚保育等方面的第二專業,派駐在日內瓦的,必須要具備公共衛生的第二專業,派駐在法蘭克福的就必須具備金融與國際貿易的第二專業,以便配合總部設在駐在國的相關國際組織。這批駐外人員除了日常的外交業務與僑務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和相關國際組織保持聯繫,蒐集資訊,配合國內專家學者,撰寫論文投放到國際組織所辦理的專刊與網站,以及參加國際組織的各項會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朝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