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被逼上檯面的兩岸問題

2016-09-09 06:40

? 人氣

我與梵蒂岡邦交壓力倍增。(Getty Images/多維提供)

我與梵蒂岡邦交壓力倍增。(Getty Images/多維提供)

由於蔡英文兩岸關係定位模糊不清,造成關係急速冷卻,兩岸兩會的官方、半官方溝通已經停擺。儘管蔡英文寧「冷」不屈,冷處理固然能短暫迴避爭議,兩岸間如逆水行舟、不進反退的現實終究要面對。今年9月是台灣出席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新南向政策」能否成局的關鍵時刻,接著將面臨梵蒂岡是否與大陸建交、與台斷交的難題,這些都離不開中國的影子。面對政經外交的艱難局面,以及大陸「有九二共識,什麼都可以談」的態度,蔡英文兩岸論述的底牌,必須要攤開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實際上,兩岸關閉官方協商管道期間,至少有兩次險些引起了兩岸衝突。第一次是7月1日的海軍雄三飛彈誤射事件,當時正值蔡英文出訪期間,中國大陸若視此為台灣軍方鷹派的挑釁行為,後果將不堪設想,所幸對岸克制「飛彈誤射」的不滿情緒,僅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發表說明。

第二次是7月12日海牙國際仲裁法庭針對南海爭議作出判決,除了否定中國大陸主張南海主權的九段線法理依據,還判定台灣實質掌控的太平島是礁不是島。仲裁法庭的結果讓兩岸同蒙其害,國台辦再次對台灣溫情喊話,「兩岸同胞有責任共同維護南海的主權領土與海洋權益,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與根本利益。」

中國政府在國內大力宣揚南海主權(AP)
中國政府在國內大力宣揚南海主權(美聯社)

國際舞台 面臨緊縮

這兩次事件引發的危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蔡英文政府並未積極回應,錯失兩岸協商的契機。蔡英文誤判國際情勢,讓台灣付出代價,衝撞國際空間也不符合蔡式風格,兩岸走到這一步,是國際現實環境把蔡英文「逼」回協商的主軸。

蔡英文政府近期亟待處理的重大難題,都有求於大陸。首先是即將召開的ICAO大會,在現有國際秩序下,台灣想參加國際活動,須得到大陸方面的首肯。

為出席9月份舉行的ICAO大會,外交部於8月4日遞出申請函,陸委會表示將尋求會員國支持、兩岸共同協商,總統府也盼大陸釋出善意。由於ICAO現任秘書長柳芳為中國大陸籍,台灣是否還有機會參加,無疑需要獲得大陸的首肯。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大陸也是國際民航組織會員,期盼所有會員都支持台灣地區參與,希望大陸對台灣民眾釋出善意,且在兩岸彼此善意下,讓台灣地區可以參與。黃重諺的講話反映蔡英文希望大陸能夠與台灣就此協商的願望。

其次,蔡英文躊躇滿志的新南向政策要確切落實,離不開大陸方面的配合。儘管蔡英文政府對於新南向政策信心滿滿,但必須考慮的現實是,台灣與南洋各國、印度素無邦交,更談不上長期互信,在當地的政治經濟影響力也相當的薄弱,使得台商極易成為被盤剝的犧牲品。比如1999年的印尼動蕩、2014年越南對台企的打砸搶燒,台商都是最大的受害者,而台塑集團近期在越南投資的河靜鋼鐵廠亦遭到當局刁難,被重罰5億美元,更是損失慘重。因此,要想落實新南向政策,必須保證台商南向投資的利益得到維護,但離不開與大陸的合作,況且,若大陸方面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干擾南向投資的台企,同樣使台商蒙受政策風險。誠如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所言,「台灣和南亞或東協無邦交,新南向政策必須依賴國際社會力量,若能結合中國大陸的力量,才會有正面效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