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公婆的廚房裡插不上手:《我的九個廚房》選摘(2)

2016-09-09 05:40

? 人氣

老廚房的滋味總是讓人戀戀難忘。

老廚房的滋味總是讓人戀戀難忘。

婆婆的廚房裡總有公公忙碌的身影,正確的說法,應稱:公公婆婆的廚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木棍和塑膠布搭建的廚房

隨唐效回成都探望公婆,第一次是一九八八年夏天。

進入四川省地礦局大院裡,轉到一處形似四合院的小院落,矮小的平房幾家人分住,中間一塊水泥鋪就的大空地。

公婆分了兩個房間,一前一後彼此相連,前間做客廳、後間當臥室。房間的外牆與院牆之間,相隔有約一.五公尺的小巷道;利用這塊長條空巷道,公公以木棍和塑膠布搭起一個小棚子,可防風避雨,充當廚房和浴室。上廁所,那得略走一點路,去使用遙感站辦公室的公共衛生間。

我見公婆每天逢到做飯時間,蹲在客廳外窗戶下的水泥地上,剝豆莢、整理青菜,鄉下親戚提了雞來,也蹲在那裡宰殺;就近拿進棚子裡洗淨、煮食。站在小院中央的空地上,可以清楚聽見炒菜的聲音,聞到炒菜的陣陣麻辣味。

婆婆炒菜時,公公從客廳取出一張小木頭方桌,端放在院子略靠住屋的位置,擺好碗筷,接著菜餚以直徑約十五公分、高約七、八公分的瓷碗盛裝(使用瓷碗確是比使用碟子省下不少空間),放到桌上。所有的菜上齊後,全家人和來客各自坐在圓木凳上,圍繞小桌子吃飯。鄰居們偶爾走過來瞧一眼,說:「吃得好哦!」

吃完飯,碗筷、桌子、圓凳迅速撤離,公公取來掃帚把地面清掃乾淨,公共的水泥地隨即恢復了原本的空曠,鄰居、來客的孩子們歡喜的在上面跑跳喊叫、追逐玩耍起來。

公婆說,這是過渡,地礦局馬上要蓋宿舍樓,過一兩年搬入新家,一切都會變好。

地礦局扶貧輔導偏村養殖出的羊肚菌。(四川地礦局官網)
地礦局扶貧輔導偏村養殖出的羊肚菌。(四川地礦局官網)

姊姊家廚房的變遷

唐效有個姊姊,她家我自然要去拜訪。

姊姊一家三口,一九八○年代末,住在成都的四川省糧食廳宿舍。

一幢長型大樓,住幾十戶人家。姊家在樓上,上樓梯後有一條長廊,每扇門後一戶人家。每戶家人,在自家門口的長廊護欄前,裝置爐灶、洗槽,同時貼著門邊的牆壁,立一個簡單的櫥櫃;姊家亦然。

記憶中,沿著長廊,我好像走過八、九家廚房,廊道混雜著各種不同的氣味:菜味、飯味、肉味……其中濃重的麻嗆味最為突顯。煮食的人張羅飯菜,有人錯身經過,早已習慣互不招呼、互不干擾。

姊家位於長廊盡頭,就一個房間:安放一張長方型書桌、一個衣櫃、一張大床,只剩一人可過的走道,就沒其他空間了,箱子塞在床底下。浴室、廁所公用,位於廊道樓梯旁;從我眼中看來居家使用很不方便,姊姊一家人卻安之若素。

一九八○年代後期,中國大陸人民生活仍很艱苦,唐效從荷蘭回去探親,以政府給予留學生的特殊照顧,買八大件電器送給家人、親友改善生活。

一九九○年之後,大陸經濟起飛,社會變化快速,人們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