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人造衛星、微電腦……阿波羅登月計畫流芳百世,帶動5大創新全人類至今受惠!

2019-07-21 11:35

? 人氣

電腦的「微型化」(miniaturization)尤其成績斐然,1940年代的「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ENIAC)重30噸、耗電功率160瓦,到了1960年代,阿波羅導航電腦只有32公斤重、耗電功率70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51年問世的第一部商用電子計算機「UNIVAC I」每秒鐘能執行1905個指令,但農神5號的導航電腦可以執行1萬2190個。太空任務促使電腦業者不斷追求更小、更快、更節能的電腦設計。時至今日,你我手中的智慧型手機,運算速度是阿波羅11號導航電腦的1億2000萬倍。

人類第一部商用電子計算機「UNIVAC I」1951年問世(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人類第一部商用電子計算機「UNIVAC I」1951年問世(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四、全球地面站網絡

將載具與人員送上太空是偌大工程,與它/他們保持聯絡同樣重要。1969年登月任務之所以成功,要感謝由遍布全球的地面站(ground station)組成的「深太空網絡」(Deep Space Network,DSN),讓地面控制員能夠與太空任務保持通訊。

由於太空船的能量動力有限,地面站必須建構大型天線,有如「順風耳」一般蒐集微弱的太空訊號;同時它還得扮演「大聲公」,將地面任務中心的指令傳送至浩瀚太空。登月之後,DSN持續為人類的太陽系探索任務效力。此外,高橢圓軌道(HEO)的繞極衛星也必須仰賴DSN。

五、反觀地球

人類在奔向太空的同時也反觀地球。1959年8月14日,美國「探索者6號」(Explorer VI)衛星首度從太空拍攝地球的身影。1968年12月24日耶誕節前夕,阿波羅8號(Apollo 8)拍下名留青史的「地球升起」(Earthrise),讓人類更能理解、珍惜地球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

從此太空人與衛星就不斷拍攝、觀測地球,「地球資源衛星」(Landsat)讓我們即時掌握農作物生長狀況、海洋藻類的繁殖、原油的蘊藏分布。「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也因此誕生──它原本是美國海軍研發、用以追蹤彈道飛彈潛艦位置的系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