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福忠觀點:獲取信任是新聞的最大挑戰

2016-05-04 06:40

? 人氣

新聞萬變不離其宗,必須得到閱聽人的信賴。

新聞萬變不離其宗,必須得到閱聽人的信賴。

毋庸置疑,獲取讀者的信任,是我們最大的挑戰,我們經常擔憂資源、社群網路、營利方式,但相較於信任,都顯得微不足道。這是華盛頓郵報執行編輯Marty Baron (下圖、取自網路)接受專訪說的一句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位在美國報界將近四十年的長青編輯,先後任職洛杉磯時報、邁阿密先鋒報、紐約時報、波斯頓環球報、華盛頓郵報。在波斯頓環球報任職 12 年,把一份綜合性報紙轉型加強調查新聞的報導,揭發當地天主教神職人員性侵兒童,獲普立茲獎,成為 2016 奧斯卡最佳影片「驚爆焦點」(Spotlight) 的藍本。

   2013 年受聘於亞馬遜執行長 Jeff Bezos 為華盛頓郵報執行編輯,繼續他的調查新聞專長,在郵報記者群不斷挖掘之下,發覺 2015 年全美被警察槍殺的人竟高達 990 人,經各種數據分析的詳細報導,獲 2016 普立茲獎。加上早期在邁阿密先鋒報的普立茲獎,一共在他的帶領下獲獎三次,有人稱他為全美任何時間的最好編輯。

他提到信任,是有感於讀者對新聞報導的信任逐漸下降。根據美聯社、研究機構 NORC、與美國新聞學院,最近聯合發表對美國人的調查研究僅有 6% 的受訪者說對新聞報導有信心,與對國會的信任 4% 平手,但對軍方 (48%)、科學界 (35%)、最高法院 (26%) 則有高出很多的信心,新聞界似乎產生了信心危機。

研究報告進一步問,為什麼大家對新聞媒體這麼不相信?偏差與不準確,為兩大主要原因,而且 40% 的 受訪者,都能舉出事件實例佐證。那又有哪些元素可以增加報導的可信度?第一是準確 (85%),其次是完整 (77%),以及透明 (68%)、平衡 (66%)、展現 (48%)。對數位讀者,不受廣告干擾 (63%)、下載速度 (63%)、以及適用手機 (60%),是額外的信心元素。

這項調查的另一發現,是讀者在不同的議題上,對新聞來源的信任程度也不相同。專業與數據,是國內問題的重要元素 (76%),但專業與數據對生活性的新聞就沒有那麼重要 (48%)。簡潔額要直訴重點,是全國政治新聞的重要元素 (80%),但簡潔額要對體育新聞就次要 (61%)。體育與生活報導可能需要一點娛樂資料 (53%、54%),但對政治新聞就不必那麼娛樂了 (30%)。

以上的數據,或許給新聞媒體獲取大眾信任的基本方向,但更重要的還是內容,Marty Baron 說現在的內容氾濫成商品化,一部份是我們的錯,因為我們提供給讀者的「不算是新聞」。新聞與一般平坦內容最大的區別,在從表面往下深入挖掘,像是事件為什麼會發生,有什麼後果,哪些人受到影響。如果僅平坦的報導,那就與別人無異,而超越平坦才定義了新聞,對大眾才有意義,這不僅在長篇的調查新聞,每天的新聞都需如此的深入。

被問到現在的編輯部不但要快,而且內容不斷的更新,要如維持較深入的報導?Marty Baron 回答說確實如此,現在編輯部很多作業是以前沒有的,除了出版報紙,我們都變成了通訊社,而社群網路、視頻、網路廣播,更佔用了很大的工作負荷,來分散我們的核心工作。速度固然重要,但不必然與深入報導衝突,一則深思熟慮的報導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遠勝於固定的產量。我們今天過於注重產量、速度,卻少關心一篇報導刊出之後的運作與影響。

Marty Baron 用 Jeff Bezos 的使命感比喻,說傳教士受使命感的驅動, 把工作做的更用心。新聞事業的傳統意義,正是新聞工作的驅動力,必須維持,讓讀者每天看到、感覺到我們的用心,提供重要以及與眾不同的報導,來展現我們的使命感,來贏得讀者的信任。所以他說,他只用「新聞」這個字,不會用「內容」這個平庸的字眼。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原文刊載於ePublishing 電子出版簡訊,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