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戰爭頻繁、英雄輩出,不過卻有極具爭議的人物,例如呂布雖以武藝高強聞名,見利忘義、三次背叛主君、愎自用,缺乏謀略;董卓一度掌控朝政、權傾天下,卻暴虐專橫、禍國殃民「好殺人,性剛愎」,根據《搜狐網》報導,還1人物以極端惡行著稱,卻因對佛教的貢獻,在後世受到香火供奉,被奉為佛門英雄,就是漢末武將笮(ㄗㄜˊ)融。
笮融惡名昭彰卻受香火供奉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笮融生於東漢末年本是一名小官,初仕之時,憑藉財力與人脈,取得管理廣陵、下邳與彭城運糧的職務。
掌糧之職中飽私囊,百姓陷苦境
不過,他反而利用職權中飽私囊,挪用軍糧以滿足個人奢靡生活,讓原本用於救濟百姓與軍隊的糧食遭到揮霍,百姓苦不堪言。
弒殺曹嵩,引發徐州浩劫
最引發眾怒的是,曹操之父曹嵩經過徐州時,陶謙命笮融護送,他卻起意謀財,半途殺害曹嵩全家並搶奪財物。此舉激怒曹操,隨即發兵攻打徐州,導致無數百姓流離失所,也讓笮融自己的惡名遠播,接著過江投奔彭城國相薛禮。
投靠劉繇對抗孫策,又殺薛禮
薛禮當時被陶謙逼往秣陵,故笮融與薛禮投靠揚州刺史劉繇,奉其為盟主。劉繇派笮融抵抗孫策,初出戰,被斬五百餘人,故堅守不出,孫策又以計大敗笮融軍,再殺千餘人,笮融又殺薛禮。
陰謀奪權,暗殺朱皓奪地盤
笮融其後轉向投靠揚州牧劉繇,意圖謀害奪權,卻因劉繇實力雄厚不敢輕舉妄動,改而請求輔佐劉繇部屬朱皓。朱皓任豫章太守,對他並無防備,結果亦遭笮融暗殺,豫章最終落入其手中。
挪用資金建佛寺,免徭役吸信徒
儘管行徑惡劣,笮融在佛教推廣上的作為卻不可忽視。他曾動用非法所得的大筆資金,興建規模宏大的佛寺,可容納三千多人,他亦免除信徒徭役賦稅,吸引周邊大量民眾歸依。
大辦浴佛會,推動佛教本土化
笮融曾舉辦盛大的「浴佛會」,動輒耗資鉅額,設宴設席綿延數十里,吸引萬人前來觀禮與用餐,費用以「巨億」計。這類大規模佛教活動,使佛教由小眾信仰走向社會主流,為其在中國的本土化與擴散打下基礎。
至今,江蘇宗善禪寺(原浮屠寺)、九鏡塔等地,依然將笮融視為英雄,供奉至今。
惡人亦留名,歷史的弔詭一面
令人錯愕的是,如此一位滿身劣行之人,竟在歷史長河中因佛教貢獻而獲後人祭拜。或許,世人供奉笮融,並非出於對其品行的肯定,而是紀念其推動佛教文化的實質作為。
笮融的一生,充滿矛盾與爭議。他的惡行令人憤恨,卻在推廣佛教上無意間留下深遠影響。他既是三國時代的亂臣賊子,也成為佛教發展的推手之一,體現了歷史的多面與複雜。
資料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陳得馥 (相關報導: 關羽賣棗、張飛殺豬,都沒有拜師過「為何武力如此高強」?內行一語道破歷史真相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