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苦童工,成功翻身韓國總統!李在明逆襲人生宛如韓劇,恐將改寫南韓外交政策

2025-06-04 11:55
2025年6月4日凌晨,韓國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在國會大廈外發表勝選演說。(示意圖/美聯社)
目錄

3度角逐韓國總統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在第21屆總統大選勝出,南韓今天迎來自由派新總統,清寒出身的他以「已經準備好的候選人」為口號,抓住韓國民心。矢言引領國家走出戒嚴危機亂局,重振因成長放緩和全球保護主義威脅而步履蹣跚的經濟。有專家認為南韓外交政策可能將出現重大轉變。

李在明如何從貧苦童工,成功逆襲青瓦台?

​出身坎坷窮苦

現年60歲的李在明生於慶尚北道安東郡,在家中在7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5,因家境貧寒,小學畢業後就到工業園區打黑工,曾遭遇工殤事故。

《韓聯社》報導,他12歲小學畢業後,隨父母移居京畿道城南市。因家境貧寒,他的母親靠當市場公測保潔工和賣衛生紙養家糊口,一家人有時甚至還用水果店賣剩的爛水果充饑。

​李在明在棒球手套廠打工時,他的左臂被機器卡住而受傷,落下終身殘疾。李在明雖然處境艱難,但從未失去過對學習的熱情。​

他半工半讀通過初中、高中學歷認定考試後,1982年考上了中央大學法學系。這樣的背景也成為他從政後強打的親民特質。

​走上人權律師之路

雖因家境輟學,李在明仍在苦讀下通過同等學力考試,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大學時因了解到光州民主化運動的真相,讓他決定投入社會運動,走上人權律師之路。

之後投入政壇的李在明3度參選京畿道城南市市長,終於在2010年當選,並在2014年成功連任,2018年當選京畿道知事,一路以來的紮實從政經驗讓他得以自稱,「會做事、已做好準備的總統」。

醜聞及官司纏身,仍成為總統熱門人選

2016年11月時任總統朴槿惠發生親信干政事件,李在明在政要中率先公開要求朴槿惠下台,直率的形象成為總統熱門人選。

他2017年參加總統初選被淘汰,另2022年與檢察官出身的前總統尹錫悅角逐總統大位,以0.8個百分點的極小差距飲恨敗北,至第3度挑戰大位終成功。

李在明於2022年8月起擔任共同民主黨黨主席,民調顯示,即使醜聞及官司纏身,他仍一直是下屆總統的熱門人選。

2023年9月,檢方以李在明遭控多項貪腐罪名為由,向法院提出將他拘留候審的請求。然而檢方請求遭法院駁回,讓李在明躲過檢方聲押命運,但他目前仍面臨行賄罪名的審判。

此外,李在明還被控在擔任城南市市長期間,造成市府開發公司損失200億韓元(約新台幣5.1億元),涉嫌瀆職。

2024年11月,李在明因違反公職選舉法遭判有罪,二審法院又逆轉一審有罪判決,但被最高法院發回重審。共同民主黨主張,依韓國憲法規定,若李在明當選總統,審判將在任期內暫停,但這部分仍存在爭議,後續是否造成影響仍待觀察。

專家預測外交將有重大轉變

李在明在國會外發表勝選演說時表示,「首要任務是果斷平息叛亂,確保不會再有槍口與刀劍轉而對付人民的軍事政變。」

李在明上任後將面臨一連串嚴峻的經濟和社會挑戰,包括尹錫悅戒嚴風波後社會嚴重分裂,以及美國難以預測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衝擊南韓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

總部位於華府的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分析報告中指出,「李在明總統將發現自己難有時間喘息,必須著手處理任期初期最重要的任務:與川普達成協議。」

史丹佛大學社會學教授申起旭(Gi-Wook Shin)告訴法新社,李在明就任也可能預示南韓外交政策將有重大轉變,「李在明預料會把韓美同盟列為優先要務,同時尋求與中國和北韓接觸。」這代表偏離尹錫悅等前總統的政策,他們「主要分別聚焦於北韓和美國」。

李在明對於台海戰爭表態

李在明曾就與中國和北韓的關係表達態度較為緩和的計畫,尤其強調中國作為主要貿易夥伴的重要性,同時表明不願在台灣海峽安全緊張局勢上採取強硬立場。

他在競選期間曾表示,對於任何中國與台灣的衝突,南韓應該保持距離,這番發言引起軒然大波,之後他堅稱自己並非採取親北京的立場。

此外,李在明曾承諾將延續尹錫悅與日本合作的做法,並表示與美國的同盟是南韓全球外交的重要支柱。
(相關報導: 不是韓國香港!出國只能玩4天去哪最值得?內行狂推1國家:美食美景多、近又好玩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陳得馥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