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外媒新聞上,可看到台灣的交通被稱為「行人地獄」,為了避免有更多交通事故,近年來加強未禮讓行人的罰則。最高可罰6000元,並記違規點數3點,同時須接受3小時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如果肇事致人受傷,罰鍰可達18000元,並吊扣駕照一年。不過,一個地方的交通好不好,除了行人安不安全,整體的交通規劃、壅塞與否、路標是否清晰等等,都會綜合的影響民眾的感受。
六都哪個縣市交通最爛?調查結果出爐!這1地滿意度最低:沒救只會越來越嚴重
近日《遠見雜誌》調查了全台各縣市八大面向滿意度,內容包括教育、環保、治安、交通、醫療、觀光、消防、經濟,其中在六都交通方面從滿意度高分到低分為:高雄市、台中市、台北市新北勢、台南市、桃園市。其他縣市不包含離島,前三名為嘉義縣、台東縣、苗栗縣;最後三名為彰化縣、新竹縣、新竹市。
以六都來說冠軍的高雄拿下65.1%的滿意度,比去年略為提升3%,拿下冠軍寶座。最後一名的桃園市滿意度僅有51.9%,換言之將近有一半的民眾不滿意,而且滿意度還比去年下滑0.3%。
實際查看民眾對於桃園交通的看法,過去曾有網友在PTT上以「桃園的交通道路建設還能更好嗎?」為題發文,表示自己目前在新北與桃園間雙棲生活,平日通勤至台北市工作,認為桃園雖有便捷的火車交通,但在公車班次、道路與人行道規劃方面仍有明顯不足,直言「只能期待未來的捷運了」。這位網友指出,桃園的火車班次密集,對通勤族來說十分方便,但公車班次不僅少,準點率也堪憂,對需要轉乘的居民造成不便。此外,他也提到桃園的道路設計「有點小悲劇」,以其居住的慈文路為例,幾乎沒有完善的人行道,行人被迫與車爭道,危險性高。他補充,只有到了新興重劃區,才比較容易看到規劃正常的人行空間,但也時常被違停車輛占據,失去原有功能。火車站周邊的交通狀況也不理想,該網友形容為「滿慘的」,除車流壅塞外,違停情形普遍,導致整體通行效率低落,行人與駕駛都苦不堪言。
貼文一出後下方吸引眾多網友回應,「復興路公車站那邊根本行車地獄」、「桃園現在人口這麼多,交通建設遠遠根不上,蓋條捷運還被笑桃園人養不起」、「除非狠下心強制徵收,退縮3米,鐵路地下化旁邊就強制徵收」、「如果大家都重視行人路權 就有機會慢慢變好」、「舊市區的行人路權如果這麼好救,小檜溪就不會這麼貴了」、「沒救,道路就沒辦法拓寬」、「舊市區應該很難了」、「等住滿7成以上,塞車只會越來越嚴重」、「機車汽車太多,公共交通又不發達,無解」、「站前以前的交通才叫悲劇 現在改這樣有好很多了」、「其實就是像台北市一樣,開始規劃單行道,就有可能」。
責任編輯/梁溶珈
(相關報導:
2024嘉義火車站美食推薦》不只雞肉飯!9家在地人推薦小吃餐廳,步行10分鐘通通能到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