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韓國跟台灣一樣是東亞鄰居,生活習慣差不多?錯!錯!錯!旅遊達人「不奇而遇 Steven & Sia」一家三口在首爾生活後,幾乎每週都在經歷「文化驚嚇」,從地鐵、餐桌到幼兒園,天天都像在闖關解鎖!他們將親身經歷的10個韓國文化差異分享出來,保證讓你少走很多冤枉路,避免旅程中的尷尬窘境!
1. 打嗝不是自然反應,是「社交地雷」!
在台灣,吃飽打嗝很正常,但在韓國,打嗝可不是件小事!「不奇而遇」分享,史蒂芬有次吃完辣炒雞排不小心打了個嗝,隔壁桌的阿珠嬤立刻皺眉側目,眼神彷彿在說:「你家沒教過你禮貌嗎?」原來在韓國,打嗝不是飽的象徵,而是沒教養的表現! 特別在公共場合或長輩面前,千萬要忍住,或至少練好「靜音模式」,不然真的會被眼神「刺穿」。
2. 吃飯不能捧碗,端碗像「流浪漢」?!
台灣人吃飯習慣捧起飯碗,覺得好拿又好吃。但在韓國,這可是大忌!「不奇而遇」一家剛搬去韓國時,有次史蒂芬下意識捧碗扒飯,結果老闆娘立刻大聲糾正:「碗放下來!」還補一句:「那樣吃很像노숙자(流浪漢)欸!」讓他們三人瞬間尷尬萬分。
3. 再冷也喝冰的!韓國人的「冰魂不滅」!
就算外面下著雪,冷到瑟瑟發抖,走進咖啡廳,十個韓國人裡有九個還是點冰拿鐵,還一邊喝一邊說「冷得好舒服~」!「不奇而遇」一家拿著熱美式,整間店只有他們冒著熱氣。韓國人對冰飲的熱愛真的是無極限,一年四季都是「얼죽아(冰死都要喝冰美式)」的忠實信徒!
4. 進門一定要脫鞋,地板就是「半張床」!
在韓國拜訪朋友或長輩家,進門第一件事就是脫鞋!這點台灣人雖不陌生,但韓國人更講究,因為他們常直接坐在地上吃飯、看電視,甚至打地鋪睡覺。地板對他們來說就是家的一部分,乾不乾淨真的很重要!「不奇而遇」的兒子Ryan第一次去韓國幼兒園時,老師說「鞋子脫掉喔~」他竟直接脫光襪子,以為要全部脫光,讓爸媽哭笑不得。
5. 長幼有序是真的:吃飯、喝酒、說話都講輩分!
在韓國,長幼有序是真的!吃飯要等年紀最長的人先動筷,大家才能開始吃。喝酒也一樣,史蒂芬第一次在長輩面前直接乾杯,被說沒禮貌。正確方式是:轉頭+手遮杯口+小口啜飲,整套流程不能漏!
6. 「嗯」=被罵?!語助詞也能引戰!
這個雷,「不奇而遇」一家剛到韓國第一週就踩到了!台灣人講話很自然會加「嗯嗯」表示在聽,但在韓文裡,「응」(嗯)是平語,只能對晚輩或朋友講。史蒂芬在咖啡廳對店員說「嗯」,結果後面的大叔瞬間爆氣:「你怎麼這樣講話!沒禮貌欸!」後來才知道,在韓國講「嗯」就像在對陌生人說「喂」一樣失禮。現在他們講話都自動加「요」字尾,安全第一!
7. 敬語難如天書,一句話三種說法!
韓文的敬語變化超多,還要看對象年紀、關係、場合!像「吃飯」就有飯 먹어(朋友)、밥 먹어요(陌生人)、식사하셨어요(長輩)… 光是學敬語就讓外國人崩潰,說錯不是尷尬,是羞愧!
8. 插隊現象偶爾上演,特別是…「阿珠嬤」!
在韓國超市排隊,前面明明只有兩個人,突然一位阿珠嬤衝進來插進隊伍說:「我就這一個~」更令人傻眼的是,後面的大叔竟然也默默退一步,像習以為常。雖然不是人人都這樣,但「不奇而遇」一家學會了:排隊時要像守門員一樣站穩,不然一眨眼就變「受害者」!
9. 剪頭髮=洗頭套餐,單剪?不存在!
在韓國想「剪個頭就走」?不可能!這裡剪髮幾乎都會附洗頭、按摩、吹整的完整SOP流程。想單剪?設計師會露出聽到外星語的表情:「怎麼可能不洗?」雖然過程很療癒,但如果趕時間,可能會有點困擾。
10. 一個人吃飯要有勇氣,孤獨美食家未必被理解!
在台灣,一個人吃飯或喝咖啡很自在,但在韓國,「혼밥」(獨自吃飯)以前被視為可憐或邊緣。雖然這幾年漸漸被接受,但有些店家還是會問:「一位嗎?」語氣中帶著驚訝。有次史蒂芬想吃一人烤肉,結果店員說:「兩人起跳喔~」只好默默去便利商店吃飯,體驗了孤獨美食家的無奈。
這些文化差異,有些讓人崩潰,有些會讓人笑出聲。但「不奇而遇」一家也因為這些「不奇而遇」,才慢慢學會如何在異國生活、一起成長。如果你也曾在韓國踩過雷、笑過淚過,歡迎留言分享,讓更多人避開文化衝擊! (相關報導: 不是日本!這個國家快被台灣人攻佔,「路上一堆講台語的,親切像在南部」 | 更多文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不奇而遇 Steven & Sia,(原標題:來韓國你一定要注意的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