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北者不會韓文!朝鮮半島分裂數十載,同根同源為何兩韓難以交流?

2019-03-13 09:00

? 人氣

文在寅與金正恩在板門店峰會。(美聯社)

文在寅與金正恩在板門店峰會。(美聯社)

取道中國,跋山涉水,北韓人冒著生命危險脫北。總算到了南韓,開始新生活面對許多許多新挑戰,其中之一是:語言交流。

不少脫北者發現,很多南韓詞他們根本聽不懂,比如稅收、無家可歸、租金。對習慣了一切屬於國家的北韓人來說,這些都是天方夜譚的概念。

半島分裂半個多世紀,三八線兩邊的語言也有了很大的差別。

問題是怎麼發生的?

自從二戰讓半島一分為二後,北韓長期封閉,與世隔絶,語言基本沒有變化。同期,伴隨著技術上日新月異,文化上和外部互動交流,南韓語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面對語言障礙帶來的歧視和不便,脫北者開始尋找新手段幫忙。比如,翻譯應用軟件。同時,南韓也在編纂大部頭的統一字典。

抵達南韓,脫北者因為口音不同已經明顯感覺是外人,同時他們還必須盡快掌握許多陌生的詞彙。

過去幾十年,韓語出現了好多「韓氏英語」詞彙——受美語影響創造的新詞,也直接接納了好多英語單詞,比如果汁、洗髮精、甜圈等等,都是使用英語單詞的音譯。

但是,相對現代的這些詞在北韓語中用的是形像描述,比如洗髮精,北韓語稱之為「洗頭髮的肥皂水」,甜圈被稱為「圈狀麵包」,至於果汁,則是「甜水」。

北韓也從俄國盟友那裡借用了許多詞,比如「拖拉機」。原本兩韓通用的一個詞「朋友」,在北韓被賦予受蘇聯影響的「同志」意思,之後在韓語中消失了。

南韓人和北韓人不同的歸屬感也讓政治性詞彙的含義產生了相當大的分歧。比如,朝鮮半島、朝鮮戰爭等詞,雙方均有不同表述方式。

朝鮮隊員和韓國教練
2018年冬奧會上,韓、朝冰球聯隊必須必須先行統一詞彙

語言障礙甚至衝擊了體育圈。2018年冬奧會上,南韓、北韓聯合組隊,但是雙方隊員所用的詞彙差別卻很大。

比如,韓語、北韓語中對守門員的叫法不同,韓語幾乎是英文goalkeeper的音譯,意思更接近「守球員」,而北韓語用的卻是北韓語發音的「守門員」。

為了方便交流,聯隊球員預先凖備了一本「字典」:把冰球詞彙翻譯成韓朝隊員都能理解版本的小冊子。

到了南韓,脫北者需要面對的是一個和北韓有著天壤之別的社會體制。

來之前,他們從平壤官方媒體中獲得的對南韓的了解可能非常有限,除了對南韓領導人的諷刺和侮辱。

比如,平壤官媒曾經長期把南韓稱為(美國)「走狗」,還給南韓數名前總統起了貶義外號。

美國總統也沒能逃脫,比如歐巴馬就被稱作「花架子」(大意)。

一些北韓人確實通過觀看黑市走私進來的媒體材料,對南韓有一定的認識。但是,交流仍然是融入的最大障礙之一。

如何解決交流障礙呢?

韓國脫北者安置和培訓中心
在重新安置中心,新近抵達的脫北者接受培訓適應在南韓的生活

幫助脫北者解決語言交流困難的努力,始於他們在南韓展開新生活的第一步:哈納文。這是南韓為脫北者開辦、新脫北者必須參加的安置和培訓中心。

哈納文為期三個月,目的主要是給脫北者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手段。

為了幫助脫北者適應,南韓統一部還定期發佈小冊子,收錄那些容易引起誤會、誤解的常用詞彙。

一些非政府組織,比如「教北韓難民」,也為新脫北者辦班,教授他們融入南韓社會必須掌握的英語詞彙。

還有手機應用軟體、其他教育性材料等也不斷湧出。比如Univoca(大意是統一詞彙)就是一款應用軟件,可把南韓的日常用語翻譯成北韓人更熟悉的用法。

另外,韓朝雙方還於2015年啟動「民族語言大辭典韓朝共同編纂項目」。該項目工程浩大,目的是統一半島語言。

項目參與人、南韓語言學家韓永文(Han Yong-woon,音譯)說,字典將收錄目前南韓、北韓已有字典中的詞條,還將增加新詞彙和表達方法。

他告訴BBC,「我們計劃搜集大約21萬字,然後搜集已經通用但卻不包括在已有字典當中的新詞、新表述方法,大約10萬條。」

不過,韓朝政治關係緊張期間此類計劃曾被暫時擱置。但韓永文說,目前南韓方面已經完成了大約80%的工作,今後還需要大約五年的時間。至於北韓方面的進展情況,韓永文表示,這需要北韓自己來確認。

國家統一語言先行?

100元韓幣

韓語/北韓語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語言之一。現在通用的韓語/北韓語始於15世紀。

當時的統治者世宗大王決定,要為臣民創建字母表。聖旨如山倒,後來就發明出了「訓民正音」,也就是南韓人所說的韓文文字(Hangul)、北韓人所說的北韓文字(Chosongul)。

分裂數十年,一條三八線,已經給兩邊的語言挖下一道鴻溝。但如果兩個國家要統一,語言統一是否必須先行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