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能夠熟練操控畫筆與手術刀:《達文西傳》書摘(3)

2019-03-13 05:10

? 人氣

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博學者,由於旺盛的好奇心,在各領域都有涉獵,也在醫學解剖上有極高的成就。(資料照,圖/italoamericano)

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博學者,由於旺盛的好奇心,在各領域都有涉獵,也在醫學解剖上有極高的成就。(資料照,圖/italoamericano)

1508 年離開佛羅倫斯前不久,達文西在新聖母醫院跟人聊天,對方自稱已超過百歲且從未生過病。數小時後,老人平靜地去世,「沒有任何動靜或痛苦徵兆」。達文西接著解剖他的遺體,自此展開他從1508到1513年間,第二回合的解剖學研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應該暫停來想像一下,穿著時髦的達文西,此刻50多歲,正是畫家聲望的巔峰,卻在深夜時分前往社區老醫院,跟病人聊天並解剖遺體。這是他持續強盛好奇心的另一明證;要是對這點還不熟悉,可能會非常驚愕。20年前仍住在米蘭時,他的筆記中充滿了第一輪解剖素描,包含人類頭骨的出色描繪。此刻他重拾工作,一頁筆記中,一組仍有部分皮膚的遺體肌肉血管素描之上,他恭敬畫下百歲人瑞平靜臉龐的小素描,眼闔上,死後的時刻。接下來,他用30多頁繼續記錄解剖成果。

達文西的手能夠熟練操控畫筆與手術刀。近距離觀察,優秀視覺記憶,讓他的素描比先前任何解剖學文獻都更加出色。他運用所有素描技巧,先以炭筆進行細節底稿,接著以不同顏色的墨水與塗料上色。左手弧形細線賦予骨肉形狀與質量;接著以細線增添肌腱與纖維。每塊骨骼肌肉都從三到四個角度呈現,有時層次交疊,有時則是剖視圖,看似解構或描繪一具機械。成果往往是科學與藝術的雙重勝利。

即使未經處理的屍體開始腐化,他的基本解剖工具卻能帶著他一層接一層往下探索。首先,他展現了老人的表層肌肉,接著是拉開肌肉後的深層肌肉與血管。他由右手臂及頸部開始,接著是軀幹。他注意到脊椎彎曲的方式,接著來到腹壁、小腸、胃及連結這些器官的腹膜。最終他展現肝臟,他認為「顏色與質感都類似冷凍大腦」。他沒能解剖到腿部,也許當時遺體已經腐化到無法處理的地步。不過還有其他約20多起的解剖案例;等達文西完成解剖學研究時,已經可以畫出所有人體部位與四肢的精美圖解。

追尋百歲人瑞死因的過程中,達文西提出一項重大醫學發現:他記錄了導致粥狀動脈硬化(arteriosclerosis)的過程。過程中,動脈壁因為粥狀物質堆積而增厚變硬。「我進行解剖,以了解如此平靜死亡的原因,結果發現死因是來自血液問題,與提供心臟及其他下方器官的動脈問題。我發現它們非常乾癟萎縮。」他寫道。在右臂血管素描旁,他比較了百歲人瑞與2 歲男孩的血管,男孩也在醫院中過世。他發現男孩的血管柔軟有彈性,「跟老人身上所見相反」。

達文西筆記:腸繫膜、腸子和其血液供應(圖/royalcollection.org)
達文西筆記:腸繫膜、腸子和其血液供應。(資料照,圖/royalcollection.org)

運用類比思考及形容的技巧,他總結觀察:「人身上的血管網絡如同柑橘,時日愈久,表皮愈來愈硬,果肉也逐漸消失。」血流收縮,加上其他因素,導致人瑞肝臟變得乾枯,「即使是最輕微摩擦,也會像木屑般飄落,留下靜脈與動脈,」這也讓他的肉體呈現「木質或乾栗顏色,因為皮膚已幾乎失去養分。」知名醫學史與心臟專家肯尼斯.基爾(Kenneth Keele)稱達文西的分析為「將動脈硬化形容為時間作用的首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